刘韧(作家)的个人简介
刘韧,DoNews制作人,蓝狮子成员,199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曾服务于《中国计算机报》 、《计算机世界》、《知识经济》、天极网等媒体,历任编室主任、记者部主任、总编助理、总编辑、副总裁等职。1993年进入IT业,长期致力信息产业深度报道。2008年10月份因为敲诈被捕,轰动北京IT和互联网界。另有同名剪纸艺术家。
个人简介
刘韧,贝塔斯曼签约作家。1993年进入IT界,10年记者生涯著有: 《中国.com》 、 《知识英雄》 、
《中关村问题》 、《企业方法》、《知识英雄2.0》、《知识英雄2.0》繁体台湾版、 《网络媒体教程》等。 《中国信息产业史》在编著中。1986年迷上文学,1990年迷上计算机,1991年迷上新闻,1995年迷上网络。基本属性为网络媒体编辑、新闻记者、网虫、文青、愤青,爱好电影、历史、哲学。长期致力于中国信息产业深度报道。
个人介绍
姓 名:刘韧
出生年月:1970年1月30日
毕业学校:安徽大学中文系
学 位:文学学士
描 述:donews制作人
籍 贯:安徽
主要职务:曾任天极Chinabyte副总裁
《知识经济》月刊总编
原《计算机世界》总编助理兼采访部主任
主要简历
1991年,加入安徽阜阳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
1996年,加入《中国计算机报》,先后任《人物版》和《软件版》副主编。
1998年,加入《计算机世界》,任电脑文化部副主任。2000年,发起创办IT写作社区(donews)。
2000年,任《计算机世界》总编助理、采访部主任。负责《计算机世界》采访部建设、管理、规划,培养名记者、名专栏。
200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财经》奖学金,进北大深造经济学。
2001年,加入《电脑报》集团,任《知识经济》总编辑。
2003年,任天极网副总裁,负责天极的网络新闻工作。
2005年,Donews与千橡集团合并,成为千橡集团副总裁,donews的制作人。CSDN顾问。
涉嫌敲诈
2008年10月15日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奇虎负责人主动打电话向IT商业新闻网透露刘韧等人被抓相关细节。称当前被羁押在看守所的涉案人员不仅仅是donews网站刘韧1人,还有17tech网站总编、5G网站相关责任人等一共3人。据他介绍,刘韧等人抛出的所谓为企业服务收取的“公关费”,“保护费”等一切费用,是完全由他们内部几个主要人员操控的,这其中,刘韧是关键人物。他们不断利用互联网发布“带刺”文章、“批评”文章,“负面”文章等去敲诈、勒索被害企业钱财,当然,奇虎是受害企业之一。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奇虎负责人称以刘韧为主的“团伙网站”简直是网络“毒瘤”,称他们太“黑”了。“把钱直接打到我个人卡上,不需要走公司帐户”,刘韧曾经这样要求过奇虎公司以这样的形式给他本人付款。“先前我们已经打了10几万现金给他个人帐户上,后来,还要让继续打款。因为这事,奇虎公司与刘韧本人也曾交涉过多次,但一直未妥。“忍无可忍”,我们只好报案,想通过法律途径尽快去解决它。”一位奇虎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这样描述。
2008年10月14日晚,最新消息,经多方调查,“DoNews制作人刘韧因敲诈和诈骗被捕”的消息基本属实。刘韧一直被关押在北京西城看守所,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和审理之中。据奇虎内部人士透露,刘韧被抓之前,曾撰写文章连续恶意攻击奇虎,奇虎因此曾给过刘韧不少“好处费”(注:具体数额,对方不愿透露),“刘韧太不知趣了,给了钱,还要,弄得我们进退两难。”奇虎也曾与刘韧本人私下和谈过,但往往事与愿违,刘韧不但没有停止恶意攻击行为,反而变本加厉。奇虎终于无法忍受,只好报案处理。截止发稿时,笔者尚未和刘韧本人取得联系,刘韧手机处在关机状态,刘韧QQ依然处于不在线状态。
奇虎一高层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千橡集团副总裁、DoNews制作人刘韧本人多次与奇虎索取“公关费”,奇虎无法忍受,只好报案处理。另据该高层透露,
近期刘韧已经遭到多家公司举报,涉及款项千万元。 据消息透露,刘韧曾利用Donews网站平台撰写文章攻击奇虎,奇虎因此曾给过刘韧不少“公关保护费”。
在奇虎与瑞星打口水战时,刘韧就参与进来。当时DoNews的网页上都是一边倒的奇虎负面新闻。”奇虎高层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奇虎也曾与刘韧本人私下和谈过,但刘韧及其Donwes网站不但没有停止恶意攻击行为,反而变本加厉。
“之前奇虎与刘韧关系不错,当年DoNews使用的服务器都是和奇虎的服务器在一起的。”奇虎高层介绍,“作为朋友,看到刘韧被抓确实于心不忍,本来想通过这个事教育一下刘韧,让他关进去2天就可以了。没想到北京市公安局却进行深入调查。”
首赴北京
1990年代初,刘韧在家乡阜阳当记者,喜欢文艺。订了两份报纸:《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都是一两百个版的,“广告都比那些狗屁文章好看多了”。他隐约感觉到,计算机行业正在高速发展。“这才应该是我的方向。”他开始写评论,向这两家报纸投稿。
1996年7月1日,26岁的刘韧第一次在北京中关村的天汇公司接触到互联网,一个技术员教他发出一封Email:“你看我老婆漂亮吗?”刘韧又在技术员的收件箱里看到了这句话,另一位IT名记邹剑宇这样描述
当时的刘韧:“他兴奋异常又有点沮丧――他没有别的地址可以发信,他的妻子在外屋的一张沙发上睡着了。”当时,汪延和王志东刚开始尝试“利方在线”,丁磊还在帮人写程序,等着攒钱开网易公司。谁也没有想到,4年之后,只有5页内容的Tom. com刚刚上市就可以将20亿美元纳入囊中。但是财富的气味已经临近,很快地,“中国上空到处飘荡着美元与港币”,更重要的是,年轻人面前最后一道藩篱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打破了。2002年,刘韧在《知识英雄2.0》自序中说:“未来大多数年轻人的希望只有在企业中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希望摆脱平庸生活的刘韧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他最终没有选择企业。年轻时阅读的某些书会给人留下终生的印记,刘韧将司马迁奉为偶像。他努力模仿《史记》的古典笔法来刻画“中国硅谷”英雄的人格魅力,他的文章有罕见的清晰、节制和鲜活。同时,他希望通窥一切:聚会几点开始,手帕何时掏出,声音几次哽咽,决策如何制定。他通过不可思议的漫长访谈,而不是低劣传记的臆测来得到信息。他运用细节,而不是论断,因而使自己的观点更为隐蔽,具有难以抗拒的说服力。 刘韧第一次在安徽大学见到让他着迷的286电脑时,柳传志已经建立了香港联想公司,王文京和苏启强的用友刚从个体工商户变为私营企业。刘韧访问的第一个人物是杨元庆,那已经是1997年,是《中国计算机报》的张永捷领着去的。对中关村而言,他来得不早,他没有见过白颐路边的铁皮房和四通公司用来运SuperPC的板车,但是中关村的活力使这个圆脸的外省青年神魂颠倒,他把自己牢牢扎在中关村消失的稻田里,以忠诚和勤奋打开了它的门户。他的“中关村三部曲”《知识英雄》、 《中关村问题》和《企业方法》,不仅影响了新一代IT记者,还激起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创造历史的热望,他们通过刘韧的书与中关村的人物一同成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记录者刘韧和中关村创业者并无根本不同,他们相信意志、智慧和力量在开放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渴望以各自的方式接近不朽。多年的记录使他相信,力量,而不是是非,才是决定英雄的根本因素,因为是非永远没有定论,而成败不容辩驳。这是刘韧受到攻击的主要原因,但是,当他反对CNNIC假借官方身份牟取暴利、拒绝接受监督时,他又受到阴谋论者的攻击,“这样的事多了,为什么你就要骂CNNIC?”他也受到是非的缠绕,不过因为一点名声。内心深处的刘韧还生活在春秋时代,他喜爱“杀人”游戏,却总是傻乎乎地让衣袖有力的磨擦声暴露自己。他痛苦地在义气和公正之间徘徊,他一再领略口头协约的不可靠。对他的事业而言,这种不合时宜可能阻碍他写出更磅礴的历史。1984-1994年的中关村完全不同于1994-2007年的中关村,正如司马迁时代的中原截然不同于盛唐时代的中国。仅仅描述中国企业和中国英雄的中关村史将是残缺的,假如不描述出左右他们的全球性宏大力量的话。刘韧对全球经济力量的融合冲突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兴趣,但是这丝毫不能减弱刘韧在中国IT史上的地位,他的整个命运与酝酿了中国IT革命的中关村结为一体。孩子们跑来跑去,他会一直站在那里,他的英雄梦想录将被后来者一再参阅。
IT创业
“中关村是个野孩子。”刘韧说,他大部分的青春已用来记录这个野孩子的成长,剩下的部分也将如此。严格说来,被誉为“中国IT第一记者”的刘韧不是一个dot-commer,他著名的网上社区“斗牛士”并不用于赚钱。90年代末,他收到过很多dot-commer的创业邀请,他总是想“再过一两年,写完这本书再说”。等到2000年4月他终于建立了自己的“ 斗牛士”网站时,dot-commer浪潮全线崩溃。免费的“斗牛士”迅速成为在媒体和IT业界备受关注的网上社区,不仅因为刘韧的名声和感召力,还因为它要求每个发言者都向刘韧公开自己的身份并经过查证,大部分人使用真名,这有效地杜绝了“斗牛士”从媒体工作交流平台堕落为垃圾桶的可能,知名媒体人和IT企业家蜂拥而至。虽然不能完全杜绝空洞的闲谈,它的有效信息在国内网上社区里却是罕见的密集,“斗牛士”发起的话题总是迅速在圈内流传。
刘韧只用很少的时间管理“斗牛士”网站,大部分时间他在做自己2001年6月创办的《知识经济》杂志。又要做主编又要做主笔的刘韧叫苦连天,他个人在业内的名气并不能吸引足够多的优秀助手。办杂志成本低廉,但是也很难赚到大钱,他希望再干五年,能存够钱让自己安心闭门写一本《中关村史》。但是他很清楚,未来是难以计划的。假如它可以计划,今天的刘韧本来应该是安徽阜阳一名地方小官员。这个阜阳人民广播电台前记者,和许多地方左右逢源的“官记”一样,曾期待着“学而优则仕”。1994年底,他揭发某位著名歌星假义演的报道,让他新婚第二天就进京吃了官司。世态炎凉,阜阳忽然从一个安乐窝变成了冷漠的城堡。1996年,刘韧卷起铺盖来到了中关村。刘韧在回顾那段历史时颇为乐观:“生活是公平的,我从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会简洁地表达自己,还要预测各方面的反应,同时牢牢地保持主线。这和对读者讲故事是一样的,读者就像不同的法官,你得准备好所有问题的答案,还不能跑题。”
律师说法
北京市佑天律师事务所的马国华律师告诉记者,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u2018数额较大u2019是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敲诈勒索公私财物u2018数额巨大u2019,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马国华律师说,刘韧等人索要23万如果被认定,就超过了“数额巨大”的标准,刑期应该在10年了。其中未遂部分可以从轻量刑。
最新进展
2009年12月18日,刘韧已被北京西城法院一审判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刘韧已提出上诉。
关于刘韧敲诈奇虎360案最终必能还原真相。
2011年5月,刘韧从阜阳回到北京。
两年半前,他以囚犯的身份离开,归来时,他选择低调,在家中谨慎约见了几个老友后,回到千橡公司上班。一个月后,互联网上才开始有人发问――“刘韧出来了?
2012年10月26日13点50分,刘韧的微博粉丝数为2049。这个微博一句话也没说过,一个人也没公开关注,头像也是一片空白。刘韧的解释是,“我不知道我会不会用微博。过去几年,我的人生观发生了一些改变,以前我挺愿意说服别人改变想法,现在我没有这种愿望了。(传言)我也无所谓,你不明白关我什么事?我会向我真正关心的人讲清楚,比如亲人、合作伙伴,向他们解释不需要微博。”
剪纸艺术家
刘韧,9岁迷上刻纸,20岁尝试剪纸创作.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和文章,1992年入典《中国民间名人录》,1994年以来应邀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芬兰、荷兰、美国、日本、德国及法国展示剪纸艺术;参加了中瑞,中日、中美剪纸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活动。1995年开始面授剪纸,并应聘于幼儿园、中小学、市基础教育中心、美国的华文学校、首都图书馆及中外知名企业等部门讲授剪纸艺术。1996年作品入选《北京地方民间美术小学教科书》;1998年入典《中华人物辞海》;1999年创办了北京第一家私人剪刻纸博物馆性质的“刘韧剪纸屋”,在此一面从事剪纸的研究创作及新品开发,一面从事教学展示等传播工作。至今,接待了二十八个国家不同领域的中外剪纸艺术爱好者;2003年刘韧将自己在剪纸操作技法上的研究成果“十折七剪” 发表于《手工剪纸练习与装饰用图样》一书;1999~2004年相继向社会推出了“刘韧剪纸屋”品牌产品:剪纸艺术信封、纪念章和明信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