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适夷

时间:2023-12-15 16:46:51编辑:雅博君

楼适夷的个人简介

楼适夷(1905--),男,汉族中共余姚第一任支部书记。早年参加太阳社,曾留学日本,1931年回国,从事左联和文总的党团工作,任《前哨》编辑,后参加反帝同盟,在中共江苏省委工作,1933年被捕,1937年出狱,历任新华日报社副刊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文艺》及《文艺阵地》编辑、代理主编,新四军浙东根据地浙东行署文教处副处长,《新华日报》编委,《时代日报》编辑,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东北军区后勤政治部宣传部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顾问,《译文》编委。1944年12月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行政公署担任文教处副处长。参加过抗美援朝。1980年写有散文《夸我的故乡》《适夷散文选》。

楼适夷 - 基本资料

姓名:楼适夷
生卒:1905年1月3日
描述:
籍贯:浙江余姚人

楼适夷 - 个人概述

楼适夷(1905.1.3―)原名锡春,曾用笔名楼建南,浙江余姚人。钱庄学徒出身,最早在《创造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28年入上海艺术大学,参加太阳社,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挣扎》、《病与梦》。1929年留学日本,修俄罗斯文学。发表于《拓荒者》上的小说《盐场》是著名的早期左翼小说。


1931年回国参与编辑“左联”机关刊物《前哨》、《文学导报》和《文艺新闻》。193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三时期》,1933年被捕,在狱中翻译了高尔基的《在人间》等作品。以后成为著名的俄国文学翻译家,也介绍日本作家作品。
1937年出狱,到武汉任《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还参加了《抗战文艺》初期的编辑工作,并与叶圣陶、宋云彬、傅彬然合编《少年先锋》月刊。后至广州、香港协助茅盾编辑《文艺阵地》,并继茅盾之后代理主编工作。
“孤岛”时期,与王元化、许广平等共同主办《奔流新集》月刊。1946年回上海,任《时代日报》副刊编辑,并同靳以合编中华全国文艺协会的机关刊物《中国作家》。1947年去香港与周而复创办《小说》月刊。1949年至北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作协理事。后在出版总署工作期间,参加了抗美援朝运动,任东北军区后勤政治部宣传部长,1952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和《译文》、《世界文学》编委,1978年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现已离休。[1]

楼适夷 - 职业生涯

楼适夷 - 个人荣誉

著作书目:
《挣扎》(短篇小说集)1928,现代
《病与梦》(短篇小说集)1929,光华
《她的彷徨》(中篇小说)1930,广益
《工场夜景,活路》(独幕剧)与袁殊合著,1931,曙星剧社
《第三时期》(短篇小说集)1932,湖风
《S.O.S》(独幕剧)1932,民族剧社
《四明山杂记》(散文集)1949,香港求实出版社
《适夷诗存》1983,人文
《话雨录》(散文)1984,三联
翻译书目:
《桥》(短篇小说集)苏联、东欧作家合集,1929,上海文献书房
《但顿之死》(中篇小说)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商务
《灰姑娘》(儿童剧集)英国鲁意司.勃里格斯著,1931,开明
《恶党》(中篇小说)苏联柯洛连科著,1931,湖风
《苏联童话集》苏联区马兼珂著,1932,良友
《二十世纪的欧州文学》(评论)俄国弗理契著,1932,新生命书局

楼适夷 - 个人影响

楼适夷 - 人物评价

楼适夷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卢丹(画家)

下一篇:卢卡·布雷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