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巴甫洛维奇·伊格纳季耶夫的个人简介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伊格纳季耶夫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Игна·тьев (1832年1月29---1908年7月3日)俄罗斯政治家,外交家,步兵上将,伯爵。他在1860年担任驻北京公使的时候,迫使中国签订了《北京条约》。17...简介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伊格纳季耶夫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Игна·тьев (1832年1月29---1908年7月3日)俄罗斯政治家,外交家,步兵上将,伯爵。他在1860年担任驻北京公使的时候,迫使中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生平
17岁当军官,1856年参加结束 克里米亚战争的巴黎会议,开始外交生涯。1858年率使团去中亚,与 布哈拉汗国签订友好贸易协定。第二年到北京担任公使,1860年利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包围北京的机会,以调停战争并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为诱饵,向奕·提交了一份新的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东部边界地图,逼迫奕欣“一字不能更易”地接受,否则“兵端不难屡兴”。沙俄侵略者利用清朝统治者的俱战心理进行恫吓、利诱、 威逼,最终说服恭亲王 奕·签订《 北京条约》,在该条约中承认了一直拒绝批准的中俄《 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左岸和乌苏里江和太平洋之间的全部土地。
回国后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1864年任驻 伊斯坦布尔大使,他受泛斯拉夫主义影响,希望解放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基督教斯拉夫人,他力主塞尔维亚自治,从而引起塞尔维亚对土耳其的战争(1876-1877),促成保加利亚1776年进行反土耳其的叛乱。1877-1878年的 第十次俄土战争结束后,代表俄国签订了对俄国极为有利的《 圣斯特凡诺条约》,但无力阻止西欧大国反对并以《柏林条约》取而代之。他被迫退休。
1881年 亚历山大三世即位后任命他为内政大臣,制定对付革命的非常治安条例,并听任屠杀犹太人的惨案发生。1882年因建议重建国家杜马引起沙皇的不快而解职。此后,虽担任改革中亚俄罗斯领地委员会主席,但再没有发挥过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