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子瑕的个人简介
弥子瑕,读音mí zi xiá,卫之嬖大夫也。姓弥,他的名是瑕,现在俗称“弥子瑕”。韩非《韩非子·说难篇》、《春秋左传·定公六年》、《新序·杂事一》有提及。人物简介
弥子瑕,晋士也,曾仕卫为将军,姓姬,名牟,子瑕为其字。其祖为晋灵公之弟,封于弥,遂以为姓。(鲁)昭公二十三年弥牟为景伯(伯,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上国为公卿,下国为君,可世袭),称士伯。
晋执(囚禁)鲁行人(相当于外交部长)叔孙S,准备交给邾人(鲁与邾有仇),弥牟为此谏晋国执政韩宣子,韩宣子从之,弥牟因此受知于韩宣子。
次年,因王子朝作乱,晋顷公派弥牟到周都去观察,弥牟如实汇报后,晋顷公拒绝了王子朝的使者。二十八年,韩宣子卒,魏献子执政,分祁氏、羊舌氏之地为十县,弥牟为邬大夫(弥牟时为司马,司马,职也;伯,爵也)。
三十二年,为周王城总规划师和监工。定公元年,因宋仲几违命而执之。后仕卫(或为晋守卫也,卫乃晋之附国,其时有上国公卿为附国守土之例,如齐之乌枝鸣守宋)为将军,封于渠,又称渠牟。
其“智足治千乘,信足以守之”,所以卫灵公“爱而任之”。
定公六年鲁伐晋,过卫而不假道,回来的时候阳虎又让季桓子和孟献子从卫国的国都通过而不通知卫灵公(阳虎欲专鲁政,故使季、孟如此,倘鲁卫因此开战,阳虎即有”削藩“之名矣),灵公果然大怒,派弥子瑕率兵追击(《左传》在此称字而不名示尊晋也),后经公叔文子劝谏而罢。弥牟死后谥“文子”。
轶事典故
余桃有两件事最能说明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程度。
其一是弥子瑕私驾卫王马车的事。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赶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一瞬间,弥子瑕心如火燎,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甚远,怎么能心想事成呢?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为了尽快赶回家去替母亲求医治病,弥子瑕不顾个人安危,假传君令让车夫驾着卫灵公的座车送他回家。后来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呵!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卫王接受弥子瑕没吃完的半个桃子,是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第二件典型事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当时正值蜜桃成熟的季节,满园的桃树结满了白里透红的硕果。轻风徐徐送来蜜桃醉人的芳香,让人垂涎欲滴。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又大又熟透的蜜桃,不洗不擦就大口咬着吃了起来。这种摘下便吃所感受的新鲜爽口滋味是他未曾体验的。当他吃到一半的时候,想起了身边的卫王。弥子瑕把吃剩的一半递给卫王,让他同享。卫灵公毫不在意这是弥子瑕吃剩的桃子。他自作多情地说:“你忍着馋劲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 (这就是众人所谓的“余桃”。)
弥子瑕年纪大了以后,脸上现出了衰老的容颜。卫灵公因此丧失了对他的热情。这时假如弥子瑕有得罪卫王的地方,卫灵公不仅再不像过去那样去迁就他,而且还要历数弥子瑕的不是:“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我的车子;目无君威地把没吃完的桃子给我吃。至今他仍不改旧习,还在做冒犯我的事!”
弥子瑕从年轻到年老,始终把卫灵公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看待,在卫王面前无拘无束。可是卫王则不一样。他以年龄和相貌作为宠人、厌人的根据,从而对弥子瑕所做的同样的事情表现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
《尸谏》《孔子家语·困誓第二十二》
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鱼骤谏而不从,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列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
译文:
春秋时期,卫国有位贤人蘧伯玉,为人正直且德才兼备,但卫灵公却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弥子瑕的,作风不正派,卫灵公反而委以重任。
史鱼是卫国一位大臣,看到这种情况,内心很是忧虑,但屡次进谏,卫灵公始终不采纳。
后来,史鱼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将要去世前,将儿子唤了过来,嘱咐他说:「我在卫朝做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劝退弥子瑕,是我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的过失啊!生前无法正君,那么死了也无以成礼。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这样对我就算完成丧礼了。」
史鱼的儿子听了,不敢不从父命,于是在史鱼去世后,便将尸体移放在窗下。
卫灵公前来吊丧时,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因而责问史鱼的儿子。史鱼的儿子于是将史鱼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让史鱼的儿子,将史鱼的尸体按礼仪安放妥当,回去后,便重用了蘧伯玉,接着又辞退了弥子瑕并疏远他。
当孔夫子听到此事后,赞叹地说道:「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言相谏的人,但到死了便也结束了,未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君王,以自己一片至诚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难道称不上是秉直的人吗?」
《论语》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身为臣子,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劝谏君王,是为臣的本分。
此即春秋隐语,弥子瑕乃晋士,曾为晋之司马、邬大夫,而仕卫为将军,灵公尚“爱而任之”(以公子朝叛乱而归,灵公即派其领兵救宋来看,灵公当有此种胸怀),以耿直见称的史鱼不能不担心,因其时卫国已叛晋而附齐,灵公却让弥子瑕掌兵权,倘其里应外合,卫国不难称为虞、虢之第二,但此事又不好明说,只得推说弥子瑕“不肖”。灵公进遽伯玉而退弥子瑕乃是为了稳定内部,与贤跟不肖无关。
《郁离子?弥子瑕》卫灵公怒弥子瑕,x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D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食者也,主人怒而x之,嗥而逝;及其欲食也,葸葸然复来,忘其x矣。今瑕君狗也,仰于君以食者也,一朝不得于君,则一日之食旷焉,其何敢怼乎?”公曰:“然哉。”
译文:
卫灵公对弥子瑕发怒,用鞭子抽打,并把他赶了出去。弥子瑕害怕,三天没敢上朝。卫灵公对祝D(子鱼)说:“子瑕会怨恨我么?”子鱼回答说:“他不敢怨恨。”灵公说:“为什么说他不敢怨恨呢?”子鱼说:“君没有见过那狗吗?那狗是倚仗着主人喂养的,主人发怒并鞭打了它,它就嗥叫着逃去不见踪影;等到它想吃东西了,就会胆怯地跑回来,忘了它先前被打的事了。如今子瑕像是你养的狗一样,靠着你的喂养,一旦从你这得不到食物,他就得饿一天肚子了,他怎么敢怨恨你呢?”卫灵公说:“是这样啊。”
但此即寓言,与历史无关。
《春秋左传?定公六年》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冬,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六年春,郑灭许,因楚败也。
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公叔文子老矣,辇而如公,曰:「尤人而效之,非礼也。昭公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Q鉴,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公子与二三臣之子,诸侯苟忧之,将以为之质。此群臣之所闻也。今将以小忿蒙旧德,无乃不可乎!大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而效小人以弃之,不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
译文:
此乃正史,是年,鲁为晋伐郑,占领郑之匡(地名),去的时候不向卫国借道,回来的时候阳虎又让季桓子跟孟献子从卫国都城穿过,因当时卫乃晋之附国,鲁为晋伐郑,“往不假道”灵公尚可隐忍,但回来的时候却大摇大摆地经过人家的国都而不吱一声就太欺负人了(此阳虎之阴谋,倘鲁卫因此开战其便可归罪于季孟二氏,“削藩”有名矣),是可忍孰不可忍?灵公大怒,就派弥子瑕率兵追之。但卫灵公绝不是笨伯(如按《孔子家语》所说灵公乃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唯唐太宗可与之比肩,后面公叔文子之言可为佐证),即使在“怒”时也没有丧失理智,之所以派弥子瑕去“追之”是因其为晋士,鲁虽不畏卫却惧晋,灵公此即拉虎皮做大旗,恐吓之意大于行动本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此皆引用韩非子《说难》而说明《说难》之难。
相关书籍
《韩非子》作者:韩非
《孔子家语》作者:孔丘
《郁离子》作者:刘基(伯温)
《春秋左传》作者:左丘明
《史记》作者:司马迁
《东周列国志》作者:余邵鱼
《孔子传》作者:曹尧德、宋均平、杨佐仁
《儒商始祖子贡传奇》作者:马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