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东汉)

时间:2023-12-13 15:13:01编辑:雅博君

刘宽(东汉)的个人简介

刘宽(120年―185年4月15日),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潼关)人。东汉时期名臣、宗室。汉高祖刘邦十五世孙,司徒刘崎之子。

历任大将军掾、司徒长史、东海相、尚书令、南阳太守等职。为政以宽恕为主,被海内之人称为长者。汉灵帝时被征为太中大夫,在华光殿侍讲。后转任侍中、屯骑校尉、宗正、光禄勋。

熹平五年(176年),代许训为太尉,后因日食策免,拜卫尉。光和二年(179年),再代段G为太尉。在职三年,因日食免。又拜永乐少府,迁光禄勋。因揭发黄巾阴谋,封逯乡侯。中平二年(185年),刘宽去世,年六十六。追赠车骑将军、特进,谥号“昭烈”。

轶事典故

刘宽  (东汉)。华阴人。有失牛者。就宽车认之。宽下驾步归。有顷。失牛者得牛。送还。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典历三郡。温仁多恕。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示辱。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自责。见父老慰以农田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日有所化。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宽曰。羹烂汝手乎。封逯乡侯。子松。官宗正。(刘宽传)

刘宽东汉华阴人,字文饶。为人有德量,涵养深厚。有一次,乘牛车外出,遇见有人遗失牛,找上刘宽的牛车来辨认,刘宽默默不言,随即下车徒步回家。经过片刻,失牛人找到了自己的牛,亲自送还刘宽并叩头谢罪说:“我很羞惭,愧对长者,愿任随长者处罪。”刘宽和颜悦色地说:“世间相类之物,容易认错,幸劳你送回来,这有什么好谢罪的呢?”邻里都佩服称赞他这种不与人计较的德量。

汉桓帝时,征召刘宽授官尚书令,又升为南阳太守,推举掌理三郡。刘宽办理政事,仁厚宽恕,属下官吏有了过错,只以薄鞭轻罚,以示耻辱而已。推行政事有功,皆让给属下,灾殃变异出现,便引咎负责。见了父老,慰问乡里及农田之事,对少年勉励他们善事兄长,百姓感念他的德政,渐渐深受感化。

刘宽性情温良,从未发过脾气,即使在急迫匆忙时,也未曾见他容色严厉,言辞急迫。夫人也感到奇异,为了试探刘宽的度量,想激他忿怒。有一次正当刘宽要赴朝会,衣冠装束整齐时,夫人命侍婢奉肉羹进入,故意翻倒沾污了刘宽的朝服,刘宽神色不变,仍然和祥关心地慰问侍婢说:“肉羹是否烫伤了你的手?”他的宽宏度量,竟然到此程度,海内闻风都尊称他为宽厚长者。

到了汉灵帝时,刘宽官至光禄勋,封为逯乡侯,其子刘松官为宗正(管宗籍)。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再迁,出为东海相。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灵帝初,征拜太中大夫,传讲华光殿。迁侍中,赐衣一袭。转屯骑校尉,迁宗正,转光禄勋。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熟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以日食策免。拜卫尉。光和二年,复代段G为太尉。在职三年,以日变免。又拜永乐少府,迁光禄勋。以先策黄巾逆谋,以事上闻,封逯乡侯六百户。中平二年卒,时年六十六。赠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谥曰昭烈侯。子松嗣,官至宗正。

西汉的陵墓

■发现名称:济北王墓

■发现时间:1995年

■发现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双乳山村

墓葬出土了铜器、玉器、车马器具等2400余件,规模巨大,整体未遭盗掘,棺椁未经扰乱,位置迹象清晰,为全面、深入了解棺椁制度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资料和依据,在我国已发掘的历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见的。济北王墓的发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规模最大的汉王陵

双乳山汉墓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双乳山村,从1995年底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探勘探,专家认为,它的主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济北国的最后一代王刘宽,因此它又被称为“济北王墓”。

这座墓始建于西汉天汉四年,即公元前97年。令人惊叹的是,两千多年前,工匠们用简陋的工具,在一座坚硬的石头山上挖出了深达2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墓室和一条八十多米长的墓道!

在这座墓葬西侧,还有一座王后之墓尚未发掘,两座墓葬占据了东西两座山头,于是被称“双乳山汉墓”。

双乳山汉墓在已发掘的汉王陵中规模是最大的,在我国已发掘的历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见的。墓葬总面积达1447平方米,凿石总量为8800多立方米;墓葬封土、填土总量 近4000立方米,除石块、石子、石渣外,其余纯净的黄土都是从山下挖取运上山来夯筑而成。营建如此规模巨大的陵墓,对济北国来说工程浩大艰巨。

这位济北王的葬礼是相当隆重的。从墓葬里出土了铜器、玉器、铁器、漆器、陶器、金饼、车马器具等2400余件。其中以玉覆面和玉枕最为精致,玉覆面由额、颐、腮、颊、颌、耳等部分组成,形象生动,浑然一体;玉枕由9件玉片、3件玉板、2件玉虎头饰和竹板分三层组合而成,结构巧妙,匠心独具。

济北王的后人不断开山取石,给墓葬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但它整体未遭盗掘,底部随葬品、棺椁未经扰乱,位置迹象清晰,为全面、深入了解随葬品的用途、埋葬习俗、棺椁制度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资料和依据。

1997年,任相宏和崔大庸两位考古学者撰文称,西汉时期的马车或偶车已发现了很多,但多经扰乱或过于简单,车体结构不清楚,某些器具的位置也相当混乱,但双乳山汉墓中发现的5辆车子结构清晰,规格不同,为汉代车马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玉覆面自西周时期出现,经东周至汉代共发现了四十多副,但最为形象、完备的玉覆面 却从这座墓室里出土了。与玉覆面有联系的玉枕也是汉枕中较复杂的一件。玉覆面、玉枕、玉璧、手握、肛塞、阴茎套等与耳塞、鼻塞等共同组成了一套完备的葬玉。这对于研究汉代及其前后的丧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金饼的数量在已发掘的汉王陵中不算最多,但重量却是第一,并且其上刻画的文字或符号,对研究汉代的经济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寻找济北王的背影

12月8日,记者找到这座汉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废弃的工地――它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围起了高高的红砖墙,“济北王汉墓博物馆”的字样依稀可辨,一名守护工地的老人在小屋里午睡。

记者循着砖墙下面的一个大洞走进了双乳山汉墓。历经了西汉年间开挖的繁忙,遭遇了1995年考古发掘的喧嚣,今天的济北王墓成了一个巨大的洞穴,向灰白的天空沉默着。由于种种原因,“济北王汉墓博物馆”工程已经停工相当长的时间了,何时重新开工尚未可知。

墓室西北的石壁上,为了防止坠石伤人,考古工作人员加装了一道一米多长的铁条,如今虽然还在,却已锈迹斑斑。铁条上方的石缝里,长出了不知名的灌木。

顺着墓道,记者下到了墓室底部,抚摸着凿得相当整齐的石壁。守护墓葬的村民代良鑫介绍说,两千多年前,工匠们用的都是铜质的凿子,它比钢凿软得多,所以石壁粗看起来整齐,细看起来却粗糙。“古人有古人的智慧,为了省力,他们用火烧热了石头后立刻泼上冷水,使石头遭到破坏,他们再用凿子开凿……”代良鑫是长清区文物管理所聘请的管理员,谈起墓葬的事情,他的熟稔程度令人吃惊。“我是听崔大庸教授说的,当年搞发掘的时候,我也参与了,”他这样向记者解释。

墓室的主人是谁?拨开历史的迷雾,人们终于找到了答案。通过对墓葬形制、随葬品的分析和地域沿革的考证,考古人员起初认为主人是济北国在位54年的诸侯王刘胡,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汉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完全有条件构筑如此宏大的墓葬。随后的考证又推翻了这种想法,墓葬主人被确定为刘胡之子刘宽。

《汉书?济北王传》记载:“子宽嗣。十二年,宽坐与父式王(式王即刘胡――记者注)后光、姬孝儿奸,悖人伦,又祠祭祝诅上,有司请诛。上遣大鸿胪利召王,王以刃自刭死。”墓葬的主人,竟然是位因乱伦等原因而自杀的诸侯王,这样的结果让人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刘宽毕竟是在位11年的诸侯王,他的特殊身份还是会让人联想起两千年前横刀立马的背影。

上一篇:毛明海

下一篇:刘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