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潜的个人简介
刘潜,1933年10月出生,山东省沂水县人,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具体组建人之一,曾任该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常务理事、专职副秘书长,第三届副理事长,中国安全科学开创者和倡导者。现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顾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首都经贸大学等6所院校的兼职教授。
个人资料
曾以“安全科学开创者和倡导者”的称号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于1996年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主要成就
刘潜的学术成就,主要是提出了安全科学,争得了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地位,创建了我国安全学科理论及其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为安全系统学派的形成在理论上和思想上奠定了基础。
1982年,刘潜受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筹委会委托,起草发表了《关于建立劳动保护的学科专业体系的意见》,首次提出劳动保护是跨门类综合性横断科学;
1982年,为了给学会的成立提供专业理论基础,刘潜又发表了《劳动保护科学及其学科、专业建设――科学学问题》,从科学学角度阐述劳动保护科学及其学科、专业建设等问题;
1984年,为学会加入中国科协寻找科学理论依据,刘潜完成了“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和“安全专业设置方案”方案,第一次明确提出用安全科学取代劳动保护科学;
1985年,发表了《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之一)――发展状况和几个基本概念问题》与《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之二)――关于创建安全科学的问题》,对创建安全科学学科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述,明确了劳动保护和安全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前者是后者所能发挥的作用或功能,并正式提出了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框架。
工作经历
1954年,刘潜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1955年,赴前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电工学院雷达专业学习。 1960年,刘潜留苏回国,在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任助教。1964年,他调离北大,到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劳保所)机电安全研究组任技术员、副组长。1978年,劳保所决定创办研究生教育,刘潜承担了“教务员”的角色。 “研究所创办研究生教育,受苦受累的是教务员。从教学计划、课程组织到培养目标,都是我定。有的导师没有当过教员,我还要跟他们说,你该怎么怎么做。学生录取后,我还给他们上了30个学时的u2018如何当研究生u2019这门课。”工作还算得心应手,这得益于5年的留苏经历和4年的北大教学生涯。
工作虽然没名没利,刘潜却乐此不疲。由于当时劳保所招生是从“噪声控制、工业防尘、工业防毒、电气安全、个体防护和情报信息”6个专业方向规划,刘潜为了请到相关专业的专家来授课,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各大高校。不知不觉中,他开始了构建安全科学这门学科的最基础工作――调查摸底,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专业的建设情况有了宏观把握。1979年,劳保所招收了4名研究生,掀开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第一页。
人物评价
刘潜是我国安全科学的开创者和倡导者,一生致力于安全科学和学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