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淮的个人简介
刘锦淮,1957年12月生,安徽无为人,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学博士学位。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6年9月至88年9月年在美国布朗大学化学系国家材料实验室,访问学者,从事高温超导材料和无机材料的研究工作;88年10月至89年12月在纽约工业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从事先进功能材料研究; 93年7月至94年8月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从事真空微电子传感技术研究;96年3月至96年6月日本丰桥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无机材料与半导体材料研究。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主要学术团体任职:安徽省科技发展纳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学术期刊任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编委。
荣誉记录
先后负责完成了一批国家与院内的重要科技项目,主要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基于一维纳米材料的纳米传感器及其应用”,国家重点科技“十五”攻关项目“易制毒化学品化学传感探测技术研究”,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重点项目“海洛因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 “智能传感系统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真空微电子传感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体检测新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温度调制化学传感技术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原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纳米管检测气体的原理及敏感结构实验研究”,国家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电致流变智能材料制备技术”,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纳米电致变色薄膜材料研制与开发” 等11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全部通过鉴定或验收。发表学术论文82篇,参加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1999年中科院发明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和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转化发明成果二项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次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验收中均被评为优秀;培养出博士研究生6人和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有三人分别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一次“刘永龄奖学金”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