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豫华的个人简介
刘豫华,当代著名艺术家。首次将“蚂蚁”作为绘画题材纳入中国画领域。以“蚂蚁”作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从事中国画、油画、摄影、装置、行为、影像等创作至今。被各界媒体誉为“中国画蚂蚁第一人”。
简历摘要
刘豫华,生于陕西澄城,现居北京,中共党员,当代著名艺术家,自媒体人。
从事中国画、油画创作,兼有行为、装置作品。自幼接受美术教育,曾经军旅,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全军“自学成才标兵”。毕业于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班,师从蒋志鑫、邹跃进等。九十年代首次将“蚂蚁”作为艺术载体纳入中国画领域。刘豫华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打破了齐白石用昆虫点景一统天下的格局,可谓开宗立派。美术评论家顿子斌博士评论道,仅凭借《蚂蚁赞歌》这一幅作品,艺术家就可以被载入美术史册!其作品成功地完成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转换。刘豫华的蚂蚁作品所表现出的恢弘气势激发了人们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与尊重,因此也成了当下“蚁族”的代言!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美术报》、《解放军报》等百余家媒体曾作过报道,称之为“中国画蚂蚁第一人”。
其作品标新立异,紧跟时代,风格多样,多种表现形式都自成一格,与很多画家一种风格定终身相比,实属罕见。是被已故著名美术评论家邹跃进先生肯定其学术价值并长期关注鼓励的艺术家。其作品成功地借助中国传统方式表达出当代艺术性,越来越受海内外藏家的关注与青睐。作品多次被国际人士收藏,曾被誉为国际投资教父的吉姆.罗杰斯收藏并悬挂于家中的会客厅。
《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当代开拓型艺术家――中国画蚂蚁第一人:刘豫华”为标题进行了整版报道;以关注国际要闻闻名的日本著名媒体《星期五周刊》也对其进行过报道;蓝海国际电视台为其录制了专访,用英文向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滚动播出。作品在法国“2014巴黎皮尔卡丹国际艺术沙龙展”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刘豫华本人也在皮尔卡丹艺术馆做了学术交流演讲,并被巴黎一家饮料公司邀请为代言人。2015年刘豫华又获得了由法国官方设立的库尔贝瓦政府城市金奖。
在当代艺术作品大获成功的同时,刘豫华又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开创了“炸彩泼墨技法”和“蚁足针碑体”书法字体(国家版权局登记号为:国作登字―2013―F―00108188)。
现为法国中西文化发展学会研究员、法中艺术博览协会会员,中美文化艺术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助教导师,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京江晚报?书画》艺术指导,上海《海上书画缘》艺术顾问,“中国心网”形象代言人等。
艺术年表
2015.12.28.应邀参加了“从现代书法到汉字艺术,中国现代书法30年学术研讨会”(北京)
2015.入编《新中国美术编年史1949-2014》(绘画卷)
2015.7.“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法国国际和平艺术大展”并获法国官方设立的库尔贝瓦政府城市金奖,并授予“国际和平艺术使者”称号(法国库尔贝瓦)
2015.7.在清华美院举行“顿子斌、刘豫华教学实力作品展”(北京)
2015.6在法国诺曼底海滩现场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法国国际和平艺术大展”创作主题作品《共同的家园》,并悬挂于开幕大厅中间位置(法国诺曼底)
2015.3中澳美育交流华人艺术家大展(澳大利亚悉尼)
2014.12中国驻法大使馆和奥奈联合举办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展(法国巴黎)
2014.11作品被誉为国际投资教父的吉姆.罗杰斯收藏(美国纽约)
2014.10.法国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国际当代艺术沙龙展”(法国巴黎)
2014.蓝海卫视为其拍摄了专题片,英文同步向全球120多个国家播出
2014.被99美术馆(中国)与纽约艺术联社(美国)评为年度优秀艺术人才荣誉奖。
2014.上海美国国际艺术家博物馆上海站“国际当代艺术家作品展”(上海)
2014.北京798感叹号艺术空间主办“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北京)
2014.上海莫干山艺术区风月舍画廊“中外当代画家交流展”(上海)
2013.北京798感叹号艺术空间主办“墨-度当代四人展”(北京)
2013.北京798中朝美术交流展(北京)
2013.北京巴蜀书画院,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传华彩小幅油画国画邀请展”(北京)
2013.798首届海峡两岸艺术联展(北京)
2013.5.10《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当代开拓型艺术家中国画蚂蚁第一人:刘豫华》为标题为其做了整版专题报道
2012.上海问道美术馆举办“蚂蚁在上海――刘豫华艺术展”(上海)
2012.广州美林美术馆“当代艺术家收藏提名展”(广州)
2012.1.被渭南市政府评为“渭南文化成功人士”(渭南)
2011.日本东京镰仓博物馆当代艺术馆“中日当代艺术家联展”(日本东京)
2011.日本大地震后,4月29号,以关注国际事件在国际上有着影响力的日本重要大型媒体《星期五周刊》刊登了标题为《不妥协、不屈服!画蚂蚁精神的中国当代画家刘豫华》对其进行报道,以此激励日本民众重建家园的信心,日本其它媒体与网站也进行了大量报道转发,引起了日本国民的关注。(日本东京)
2010.应邀为著名笑星杨少华,杨仪拍摄的35集电视剧《阳光的幸福生活》剧中创作书画
2010.5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电影《生死时刻》首映礼上捐献作品一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给予了报道
2009.第四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
2009.第五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
2009.由于慈善公益事迹突出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等五家机构联合授予“爱心使者”荣誉称号
2008.北京艺森画廊“御今凯艺术沙龙展”(北京)
2008北京卢浮宫“当代绘画艺术家邀请展”(北京)
2008.北京“艺术家生存现状”展(北京)
2008.北京上上美术馆“彩虹之邀”当代艺术展(北京)
2008.作品被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收藏
2007.年北京“宋庄当代艺术家联展”(北京)
2007.北京中关村中国电子大厦美术厅“北京名家五人展”(北京)
2007.5.12《美术报》整版专题介绍其文章《刘豫华和他的水墨蚂蚁》,引起美术界人士关注
2006.北京紫霖轩画廊联展(北京)
2003.中国首届西部艺术博览会(西安)
2002.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北京)
2001.在部队并被评为“全军自学成才标兵”,并荣立“三等功”,以通报形式向全军通报表彰(解放军)
2001.北京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
2000.11.17.国家党政一级刊物《解放军报》以“中国画蚁第一人”以标题对其经行了报道。
学术成就
一,水墨大蚂蚁《蚂蚁赞歌》系列作品。
刘豫华以草书入绘画,并将小小的一只蚂蚁放大到几平方米乃至十几平方米的画幅里,打破了齐白石画鸟技法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反以往把小动物放在花鸟画上起点景作用的做法,冲出了传统花鸟画的范畴,给蚂蚁争取到了与狮子、老虎等同的地位。作品的抽象方式来源于中国的书法,但借蚂蚁之型的做法又摆脱了对汉字的依赖,从而使西方人可以更直接地品味中国写意、抽象之神韵。在以书入画的方式上向国际化装换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刘豫华将“超大”赋予到“小蚂蚁”身上,这种当代性的表现方式,颠覆了人们的习惯思维模式。这件作品又被媒体解读为“刘豫华的大蚂蚁作品激发了人们对弱小生命的关注,唤起对他们的尊重和应当给予的帮助!”美术评论家顿子斌博士评论道,就凭这一幅画画家就可以写进美术史册!
二,《兵蚁撼天图》系列。
蚂蚁毕竟是集体团结的象征,一群汇聚在一起的“兵蚁”像洪水爆发一样喷涌而来,在这里清除掉花草等所有对比配景避免了蚂蚁自身的微小,把小蚂蚁表现的与山水画一样有着强大的震撼力,把原本在齐白石笔下花鸟画的点景小动物变成了山水画种类。你不得不被它的气势吞没。在这里他巧妙地把山水的表现形式融入到了他的“兵蚁”系列中,以“兵蚁”为载体创造理想的神境,而不再是简单地刻画一个自然的蚂蚁物象。
三,作品红色流彩《蚁者无敌》系列。
“流彩”元素来源于中国唐朝时期钧瓷窑变上的流彩,显示在画面上,又与中国民间的“剪纸”、“木刻”工艺相似,作品的色彩多为“中国红”,流彩是抽象的,一个个小蚂蚁是具象的,抽象与具象交织在一起布满画面,与底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像是蚂蚁所到之处是被硫酸、盐酸等化学试剂侵蚀过了一样,充满视觉冲击力。整体看,画面又像是西方教堂里的玻璃装饰画,增加了宗教般的神秘、庄严感,使得作品具有象征性的精神力量。将抽象、具象、表现、象征等手法与其墨韵统一了起来,这一系列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在思考如何运用中国自身传统优势与特色,以中国文化脉络为基点,创作出既能紧贴时代,又能放眼国际的真正“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成果实验,从而建立起了刘豫华的学术地位。也是刘豫华将传统文化实现国际艺术化的代表作品。
四,流墨系列
在“流彩”作品系列之后,刘豫华又创作了“流墨”作品。古人对用笔的要求有“屋漏痕”之说,用笔如破屋壁之间雨水的漏痕,其形凝重自然。作品近乎于汉字的形象构成抽象的组合,充分体现了水墨的特性,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方式。这些作品,刘豫华放弃了毛笔等工具,完全采用自然流淌方式进行创作。不用事先设计,也不能事先设计,完全遵照墨线的运行轨迹做粗细、长短、连断变化,这样完全遵从自然的偶发性,在半控制状态下进入创作,似乎与天地人自然呼应而成,成为最贴近自然感受的作品。
五,开创“炸彩泼墨”表现新技法
除了对向当代性的探索与尝试之外,刘豫华又回过头来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融合上做了尝试。在传统书画的泼墨基础上,独创了“炸彩泼墨”表现技法。用这一新技法分别创作了花鸟、人物等作品。
我们是一个把笔、墨、纸互动关系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国家,这种重师承、求精、求变的绘画精神延续了两千年......中国绘画自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出现后,被后人称为“泼墨”,是后世画家一代一代心仪手追的大写意。后来出现的张大千“泼彩”,他是不用笔的,将墨或彩倒入钵内,泼在纸上。除了呈现色彩的斑斓之外,没有笔痕。传统绘画中最为讲究,最为重视的就是笔,因此张大千在“泼彩”之后或之外又开始找笔,笔痕出现在画面里的点景或人物上来弥补“泼彩”的不足。梁楷的“泼墨”是将笔蘸上饱满的墨在纸上横涂竖抹,因此他的“泼墨”总是含有笔势的筋骨。这一表现技法,一直延续至今,并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评价作品。从梁楷到张大千,中国绘画“泼墨”一路走来,刘豫华在“师古人”的前提下再度发挥,从“泼墨”走到了“炸彩u2019.从刘豫华的“炸彩”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继承了书写的笔势,他的“炸彩”同样是用笔接触画面的。但是,在运笔过程中努力使得笔与墨、色分离,在笔触于纸的同时就达到了以笔立骨的效果与要求,同时,“炸”出的墨和色再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加画面张力,达到弦外之音的效果。他重视笔与情感的互动配合,对物象的描绘也是以情定型,并不刻意强调变形或者抽象,因此还是大写意似地生发,这也是恪守东方传统的关键所在!他的“炸彩”用笔收放自如,色墨交融,色彩跳跃,充满节奏韵律,画面振奋如交响乐,激情四溢,酣畅淋漓。同时东方韵致饱满充盈,已经自成一格,极具个人特点。
观刘豫华的“炸彩泼墨”就会发现,“炸彩”是依托在传统的“泼墨”上,这样看,他的作品是筋骨与气势的结合体。“炸”单独看其实就是抽象,是随机的,不可复制的,又控制,又非控制,难度很大,怎么“炸”,要根据画面的感觉和需要来定。刘豫华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在寻找一种控制与非控制的关系,这样做使作品与大自然更贴近,“天人合一”不仅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观,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点,与西方美术史中的“表现主义”是不谋而合的!凸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自我感受,对客观形象进行夸张,生发,强调主观感受,忽视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追求。因此他的这些作品在西方人眼里既亲切又新鲜,亲切的是“表现主义”式的表现方式,新鲜的是来自东方的韵律与含蓄美!......
(文章有删节,作者:孙龙本,艺术理论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著名雕塑家)
收藏简录
公共收藏:
▲美国国际商业协会
▲瑞典索尔纳市政府
▲法国库尔贝瓦政府
▲宋庆龄基金会
▲北京99美术馆
▲北京汲古阁画廊
▲北京艺森画廊
▲北京798感叹号艺术中心
▲北京798朝鲜万寿台创作社美术馆
▲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以色列画廊
▲上海问道美术馆等机构
▲BON蓝海国际电视台
▲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
私人收藏:
▲美国国际金融投资教父吉姆.罗杰斯
▲德国柏林市市长卡琳.舒伯特女士
▲马来西亚上议院主席曾永森
▲法国洛朗.德.夏尔纳伯爵等人士
市场简析
作为一个艺术品从业者,我认为,按照以高标准开宗立派、个人风格鲜明、技法难度高、不易被人模仿等标准衡量,刘豫华的作品无疑占尽优势。这些都是他的作品有市场价值潜力的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刘豫华作品可以横跨中西方两界。众所周知,我国一些大师的作品,受地域文化的限制,只要走出国门,西方收藏家并不认可。但是,刘豫华的作品不是。且不说蚂蚁题材的智慧、奋进、团结,且不说中国风的“流彩”、“剪纸”、“木刻”,只是这些中国元素与西方的“抽象”“具象”的协同表达,就足以横跨中西两界。这些跨越国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象征加上中西绘画技法的巧妙融合,又为刘豫华作品的市场价值上添上有力的一笔!因此,他的作品被中外高端机构与人士收藏更在情理之中。但是,画家仍在起步时期,加上市场推广的欠缺,其作品价值远没有被认知。因此,也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其作品,无论是个人风格的形成,从学术价值上、艺术展现的时代性上、社会正能量的传达上,还是从艺术发展方向上综合衡量,都完全可以被放进中西美术史和当今美术面貌的纵横交叉点上。
经过系统全面的考查,我们发现,刘豫华不但注重传统,而且思路开阔,不受局限,其作品从传统到当代,从水墨到油画;既有装置、行为、也影像、漫画。综合考量,无论架上、架下,还是对材料的变通运用,刘豫华都驾轻就熟。装置、行为性质作品《痒》,《只好靠近你》,《识、误、链》等,取材完全生活化,但从中可以看出他艺术创作方面优秀的思维素质,用高妙技法传达艺术家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揭示、警示,思想成熟,内涵积极有深度,传达了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修养、哲学观念、社会价值观、及文学修养,不同于学院派的泛程式化艺术家的眼界和思考。以此看,他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并非只是画画蚂蚁,其意义与成就也并非如大家熟知的被媒体称为“中国画蚂蚁第一人”那么简单!
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与欧美相比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表面热闹非凡,商家机构和艺术家、拍卖行联手炒作,但当他们大赚之后,接盘的下家梯队只能抱着千百万用自己血汗换来“废纸”!大多收藏者只是注重艺术家的身份与职务,结果耀眼的光环退去,其作品价值一贬再贬。艺术收藏重地――山东的画廊一个个覆灭就是例子。经过这一洗礼之后,艺术品市场开始趋于理性、合理化,最终还是要回到艺术家作品的学术价值上来!真正能够抓住机遇的,还是那些真正懂得艺术品发展规律的智者。当年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这样的大师也曾被人耻笑为不入流的“野狐禅”,事实上,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师!小编又想起了吴冠中作品《狮子林》2011年以1.15亿成交,如果十几年前你能花一个月的工资去换得他的一两张作品,今天就成就了亿万富翁的传奇!当然,这样的机遇在艺术家,千万之中也难得一遇。把当年梵高、黄宾虹的时代和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相比,我更有理由期待属于刘豫华的传奇一刻早日到来,我们拭目以待!(来源网络,作者:艺术品投资经理人,博士,798感叹号艺术中心负责人张宝华)
名家点评
在个别人眼里,画蚂蚁是不易理解,甚至是滑稽可笑的。我想齐白石笔下的虾,无论是形象还是神韵、精神,都远不能与蚂蚁相比,只是白石老人日后的大师名望,不但容不得你对他选择的虾提出质疑,反而还要视为珍宝。――张宝华(艺术品投资经理人,博士,798感叹号艺术中心负责人)
豫华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喜可贺――邹跃进2010年(博士,美术评论家、策展人,中央美院美术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先行天下者锐以慑世――蒋志鑫(画家)
评论文章
《吾非蚁,也知蚁之乐》
文/郑欣淼(国家文化部前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从豫华的蚂蚁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一直在努力尝试使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在他的眼中,“蚂蚁”是一个永远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绝不是俗世碌碌之辈,但他在用他对生
活的感悟来领略蚂蚁的世界、蚂蚁的精气神,寻觅的是蚂蚁之乐。并且把这种乐趣同时带入了他的其它绘画创作中,也用执着的蚂蚁精神潜心研习已久,同样自得其乐。
但是,要我为他的画集和个人画展写点文字,我还是有些犯难。庄子曾被人质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艺术也一样。面对繁杂的艺术界,我觉得直接把作品提交给大众和业内人士评判更为妥当。
豫华还年轻,只有三十几岁。年轻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在不同的职业里放飞自己的梦想。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豫华身上充满朝气,执着、刻苦、勤奋,这些品质是我们下一代的希望。年轻人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希望他们能脚踏实地,不浮不躁的走好每一步。既然致力于从事艺术创作,就要秉持一颗赤子之心,用心汲取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胆创作,在艺术世界里展示自我才情,回馈社会,才能最终成为真正的文化精英。
豫华正如一只蚂蚁。我非“此蚁”,但深知“此蚁”之乐也。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