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利军

时间:2023-12-08 12:07:11编辑:雅博君

南利军的个人简介

南利军,男,满族,生于1971年10月24日,中共党员,大学专科,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数控机床操作工。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

人物业绩

南利军是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备料车间激光切割组组长,10多年来,他自学成才,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操作工成长为一名具有高超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带领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熟练掌握世界一流激光切割设备操作技能,在切割参数补偿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令欧洲同行赞叹,为中国工人争光。

2002年,公司引进了第一台瑞士激光数控切割机进驻备料车间,南利军被选调到这台设备上担任第一操作者。比起原来的手工切割,这台设备既先进又复杂,而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设备说明书上所有内容均是英文。“当时一看说明书,我的头都发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南利军说。“不过,车间领导不断地鼓励我,还专门为我联系了公司这方面的技术专家一起攻关,这让我信心大增。”为了彻底征服这台机器,南利军一边虚心向厂家服务人员请教,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报考大专,自学英文。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他主动帮助外方人员进行设备组装,在设备调试中,他又查阅了大量英文参考书,把每一个参数都搞得清清楚楚,并记录在学习笔记中。“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明确,不仅要会操作它,更要明白它工作的原理。”南利军说。

很快,他熟练掌握了激光切割机的操作原理。公司后来陆续进口了瑞士、德国等不同国籍的5台激光切割机,他都能够让它们服服帖帖地听指挥。

南利军不仅自己钻研数控技术,还毫无保留地帮助班组其他成员掌握编制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及排除设备故障。他领导的激光组现有成员18人,大家笑称都是南利军的“徒子徒孙”。在南利军的带导下,激光组的产品优质品率一直保持在98.7%以上,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以及安全事故。之后,南利军还发明了“优化套裁切割作业法”,摒弃了传统单件切,率先采取共边切割,为”和谐2“型电力机车累计节约原材料价值达300多万元。

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南利军坚守生产第一线,不断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被评为市劳动模范,荣获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面对成绩,南利军坦诚地说:“设备就像我的孩子,要用心去琢磨他的脾气,陪伴他一起成长。”

人物事迹

南利军是同车公司备料车间激光切割组的组长,他所带领的激光切割组承担着同车公司机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板材下料。他所在的组里配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切割设备。然而,第一台设备刚刚安装时,怎样让它们在自己和工友的手中运转自如,保证生产的顺利推进,却让他犯了难。那时的他,没有任何专业底子,国内相关培训书籍也是遍寻不见。
但南利军并未退缩,厂家人员安装设备,他主动协助,为的是尽快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对照着《英汉词典》,他学习机床说明书,了解机床的构造原理、性能、技术参数。厚厚的两大本学习笔记,几万字的激光机床技术资料,字字都是他心血的结晶。凭着执着的韧劲,他征服了这些高精尖设备。
他并未由此止步。在实际工作中,由他创造的"优化套裁切割作业法",摒弃了传统单件切割原理,采用共边切割一次成型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仅一种车型机车的生产,就累计节约原材料价值达500多万元,工作效率提高27%。
在此基础上,南利军又针对不锈钢工件、铜板类工件、铝材料工件的金属特征,改变固有的切割参数,利用系数补偿的方式进行切割,不仅提高了切割面的光洁度,而且有效地延长了割嘴的使用寿命,年节约工具费17.6万元。
创新没有止境。在加工3mm镀锌板过程中,他大胆提出采用氧气切割替代氮气切割法,仅此一项气体费用每天节约300元,年节约气体费用达10万多元。
南利军不但操作技能精湛,对设备维修和保养同样得心应手。按理说,激光切割设备每年需请专业厂商进行常规维护保养,但耗时费力。南利军带领小组成员利用节假日,对5台设备逐一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始终运行良好,每年又为企业节约设备维护费10万多元。
万紫千红才是春,南利军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和积累传授给大家。激光切割属于新工艺、新技术,到目前为止,国内激光切割技术培训的教材仍是空白。他总结自己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自己编写培训教材,深入浅出地向工友们传授。全组20人,基本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而且个个是技术能手,师出名门。
在南利军的带领下,他的小组也有激光的特性。大家团结进取,积极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努力创先争优。小组的优质品率一直保持在98.7%以上,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和安全事故,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学习型红旗班组、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今年,以南利军的名字命名的劳动创新工作室,又被山西省总工会命名为山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解决难题,创新创效,推广先进操作法,培养高技能人才,他似激光一样,定向准确又辐射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把自己交给了工作,十多年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工作安排下去,他总是说,放心吧,没问题。"车间领导这样评价他。组里来了新设备,他先接手,各项性能调试稳定了再转给别人;他时常走访下工序,了解工件的组对方式,焊接变型系数,以便及时调整切割件工差;他向兄弟单位传授技术,帮助编制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排除设备故障。

人物评价

他创造的激光切割二次定位法,填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切割设备不能进行型材类切割的空白,并获得国家专利;

他带领的激光切割小组产品优质率年年都在98.7%以上,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全部为零,保证了高质量的“大同机车”走向世界。(央广网评)

上一篇:卢卡斯·帕克沃斯基

下一篇:刘少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