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尧

时间:2023-12-05 18:17:43编辑:雅博君

刘新尧的个人简介

刘新尧,1960年出生于天津,为我国著名书画家霍春阳教授亲传弟子,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获得者。主攻梅兰竹菊四君子,其作品及艺术活动常在《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老年时报》、《每日新报》、《中国书画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及各艺术网站等报道,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新尧画集》。

获奖经历

2008年

中国首届生肖画大展获入选奖;

2009年

中国第二届生肖画大展获优秀奖;

2010年

中国第三届生肖画大展获入选奖;

2011年

天津市首届中老年书画大赛获优秀奖;

2012年

中国第五届生肖画大展获优秀奖;

2015年

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优秀奖。

出版著作?

《刘新尧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1。?

艺术评论

刘新尧 一花一世界 尽在方寸间

文/宋昕

擅长小品画创作的刘新尧追求清新隽永的淡雅画风,喜欢用小笔墨描绘大世界,让观看者从画中感受到和谐安静,营造一种不浮躁的氛围,是他毕生的艺术追求。

偏爱小品绘梅竹

专攻梅竹的刘新尧告诉记者,由于竹子可以锻炼绘画的点、线、面等能力,非常适合初学者打基础,所以他的国画学习是从竹子开始的。“后来,我看到了老师霍春阳画的梅花,又对梅花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老师对我的偏好也给予了很大的赞同。梅花有吉祥之意,我从骨子里特别喜欢它的傲骨之风,而且我是在腊月出生的,算是和梅花有缘,于是便决定专攻梅竹。”

在刘新尧的画作中,鸟儿通常都是成双出现立于枝头,如此构图并非为了突出鸟儿的谈情说爱,而是意在隐喻家庭之间和谐与朋友之间和谐,令人倍感温馨。在用色上,刘新尧青睐淡雅之色,用笔也十分简练,“淡极始知花更艳,用淡色才能衬托出花朵的艳丽。同时,我用淡色也是希望让观画者静下心来摒弃浮躁。我希望自己的画能像轻音乐一样,带给观者清新淡雅的感觉,营造一种不浮躁的氛围。”

虽然刘新尧不时也创作大尺幅画作,但他更偏爱创作小品画,因为小品画更能锻炼自己的技艺。“中国画中所谓的小品,是相对于大幅的、主题性强的作品而言的。小品画尺幅小、内容简、着笔墨不多,却情趣盎然。优秀的小品画,犹如一首小诗、一首短曲、一首顺口成调的民谣那样亲切自然,它轻松、优美、淳朴,让人在不经意之间进入鸟语花香、山体流动、情迁意动的精神境界,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小品画不求深沉、严肃,但求清新、活泼,即兴而作。在一尺见方的纸上作画,每一笔都要用心,不能滥竽充数,这样才能达到精益求精。”刘新尧说,“我喜欢小品画也是受到了霍老师的影响,小品画讲究情趣、格调。用小笔墨描绘大世界,一花一世界,尽在方寸间。”

力求呈现安静感

霍春阳先生曾经说自己格外偏爱刘新尧这个弟子,对于老师的青睐,刘新尧认为自己实诚稳重的性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霍老师以前说过自己喜欢画鸟,特别是那种u2018大傻鸟u2019,因为这种鸟性格憨厚,与人和善。霍老师笔下的鸟从无张牙舞爪、穷凶极恶之态,反而眼神中充满了平和。即便是凶猛的动物,霍老师也能把它们善良的一面画出来。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从不耍滑,也从不食言,估计霍老师就是看中了这两点,才在艺术方面对我倾囊相授,在生活上对我百般照料。”

作为霍老师的爱徒,刘新尧在恩师的构图和技法、思想的影响下,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起初,我仅仅是临摹作品,力求画得像老师。后来在背临的过程中,我开始发挥自己的灵感,调动艺术细胞,力争创作出有自己性格、思想的作品。我追求的是清新隽永且淡雅的画风,希望能追随老师的脚步发挥自己的特长,给观者带来和谐安静的氛围。不少朋友都说,挂一幅刘新尧的画在墙上,夏天凉快,冬天温暖,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也是我毕生的艺术追求。”

学画勿迎合市场

刘新尧的创作灵感多源于生活,家中各个角落里摆放的实景都能激起他的创作灵感,哪怕一节枯枝都能成为灵感的源泉。“我每天都在与大自然交流、对话,时刻寻找创作灵感。凭空想象是无法获得灵感的,不画画时,我就看着家中的枯枝,一瞬间就可能就会迸发出灵感。”

有“梅花屋主”之称的元代著名画家王冕是刘新尧向古人取经的主要对象。“我对王冕的用笔、用墨非常欣赏,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不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而且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当今画家能够达到他的构图水准的人不多,他的创作理念对我影响相当大。”

对于年轻一代的画家,刘新尧建议初学者千万不要急功近利。“首先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我喜不喜欢画画?有没有被画画吸引?有了这种吸引力,即使你的技法基础为零,经过系统的学习也能取得骄人的成绩。笨没有关系,只要从内心热爱绘画便能弥补。多看传统的以及当今活跃在画坛上的画家的作品,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并且确实优秀的画家,都应该去学习。切记不要赶时髦,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学,那样只会学到骨架。学过大家的笔墨之后,后期应该发挥自己的思想,让画作中既有老师的精髓,又有自己的特点。”刘新尧总结说。

刘新尧简介

刘新尧,1960年生于天津,师从我国著名书画家、天津美院教授霍春阳先生,专攻梅竹。曾先后走访过日本、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其作品曾多次在《天津日报》、《中国书画报》、《书画创作与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入编多部画集,多次参加市级以上美术大展并屡有获奖,受到专家的肯定。

1981年初拜天津美院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为师习画至今;1990年与恩师霍春阳合画《梅花》发表于《天津日报》;1993年至1998年,作品分别被波兰、加拿大、日本等国际友人收藏;1999年作品捐赠天津残联歇会;2000年作品入选《全国书画家作品集》;2001年作品被收录于由中国书画报社出版的《全国书画家作品润格集》;2002年作品捐赠天津慈善协会;2003年作品被天津国拍成功拍出,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慈善事业;2004年作品发表于《中国画创作与研究》;2005年作品被收录于《中国画梅百家集》;2006年作品被收录于《全国中老年书画家作品集》;2007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新尧画集》;2008年作品入选中国首届生肖画大展并获奖;2009年作品入选中国第二届生肖画大展并获奖;2010年作品入选中国第三届生肖画大展并获奖,同年入选首届天津市中老年书画展并获奖;2011年为天津津塔作《梅兰竹菊图》并陈列于塔内;2012年作品入选中国第五届生肖画大展并获得优秀奖;2013年作品《春意》、《竹报平安》发表于《今晚报》,参加慰问公安干警大型笔会拍摄影视专题片《梅开五福刘新尧》;2014年作品受邀参加《满韵清风》爱新觉罗、叶赫那拉家族书画展。

大画家小故事

浓浓恩师情 谆谆授徒心

刘新尧的画清新淡雅且不浮躁,给人以温馨之感。他说,“淡极始知花更艳”,用淡淡的笔墨去衬托,用简单的笔触去勾勒,方能形成更美的画作。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画风,刘新尧认为这得益于恩师霍春阳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借鉴了老师很多高超的技法,即使画作的构图与老师截然不同,人们也能从画作中看出些许u2018霍家味儿u2019,因为老师对我的影响已渗入骨子里”。

良师指点“笨鸟先飞”

早在六七岁时,刘新尧就对连环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他总是拿着铅笔对着连环画描写临摹。七八岁时,一位在天津艺术学院(现天津美术学院)学习的亲戚总到他家中做客,看到刘新尧对绘画抱有着极高的热情,便成为了他的绘画启蒙老师,这位老师便是当代花鸟画大家霍春阳先生。“那个时候,我画凳子、画椅子、画钟表,家里摆着的东西基本上都画全了,至今还留着一部分小时候的画作。”刘新尧回忆道。

十几岁时,刘新尧来到霍老师学习的地方――天津美院,当即就被霍老师笔下的国画所吸引,从此便开启了学习国画之路。刘新尧说,“20世纪八十年代期间,霍老师每周来我家一次,在这个阶段,我三五天就会拿出一卷草稿画请他指点。一来二去,我开始陶醉在画画中,并且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画家。”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直到现在,刘新尧只要在家就会拿起画笔创作,并且乐在其中。曾经有人问他:“当年年轻时我来你家做客,外面过年的炮声都震天了,你还趴在一张小破桌子上画画;现在你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岁数,仍然在俯身画画,你苦不苦啊?”刘新尧笑着说,“我不苦,一点都不苦。我就是喜欢画画,虽然说不出原因,偏偏就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可能是和绘画有缘吧。”

虽然爱画画,但刘新尧对自己并不自信。一次,他直率地向霍老师说出了心里话:“在您的学生中,我算是比较笨的一个,有人手快,有人脑快,我的手脑都不如他们,而且我觉得自己的悟性较低。”这时候,霍老师鼓励他说:“笨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对绘画的热爱之情。热爱是伟大的老师,它能促使你成功,笨鸟先飞。”刘新尧从这句话中悟出了很多道理,并且一直铭记在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刘新尧在绘画上的春天终于在1990年3月7日那天到来,《天津日报》刊登了他和恩师霍春阳合作的一幅梅花图,这让刘新尧感觉自己在绘画上开窍了。“那是一个很巧合的机会。当时报社记者去天津美院采访霍老师,我正好在场,手里还拿着一卷画。采访结束后,那位记者对我说:u2018小伙子,让我看看你的画。u2019在我打开自己的作品后,他说:u2018你的既有霍老师的风格,又继承了孙其峰先生的笔墨,画得很不错,可以发表在报纸上。u2019这时,霍老师也为我得到赏识而高兴,于是我们现场合作了一幅梅花图。”

从此以后,同事、同学都对刘新尧刮目相看。“那年恰好是我三十而立,虽然知道自己的水平仍然有限,但是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让我更加热爱绘画了。”

风浪中回忆恩师教导

从1992年至2000年,在霍老师的建议下,刘新尧做了8年国际海员。“霍老师的目的是让我开阔眼界,通过接触外国文化、艺术增长见识,所以我在工作之余除了画画还是画画。那时船上80%的人员都是外国人,而会画画的人只有我一位,也能算是闻名的画家了。”刘新尧说。

由于船上风浪不断,刘新尧为了不受到影响,绞尽脑汁对抗恶劣的环境。“我把笔洗、水碗、毛笔等容易移动的工具都放在打制的小格子中,才保证了创作环境的相对安静。当时我的画作仍以花鸟画为主,一边回忆老师教授的知识,一边反复联系,同时也将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融入到画作中。”

在文艺气息浓重的法国巴黎,刘新尧去看了当地的画展,一下子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这个画展对我的启发很大,不论中国画还是西方画,其实都是相通的。那次看到的很多西方画至今还印在我的脑子里,这么多年来一直对我的绘画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新尧每次创作完毕,都会把作品贴在自己船舱的墙上,然后出舱工作。由于没有锁门的习惯,很多次他工作后回到房间,都发现原本的十几幅画作只剩下寥寥几幅。原来,这些画作都被船上的外国友人拿走了。谈到这里,刘新尧不禁笑了起来:“每次回去看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哈哈大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的画受到了外国友人的认可。由于大家喜欢我的画,每到新老船员换届的时候,老船员都要向我求画留做纪念,而我对他们的要求可以用u2018不厌其烦u2019来形容,这也算是我为传播传统文化做出的一点小贡献吧。”

全方位见证德艺双馨

结束了8年的海上航行后,刘新尧回到陆地继续跟随霍老师学画。“在跟随霍老师学画的几十年中,我觉得老师不仅是一名画家,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位学者。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法上,霍老师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

多年来,刘新尧从霍老师身上受益匪浅。“在作画方面,霍老师要求我们大胆落笔,小心收势。每次我拿习作过去,他几乎不表扬优点,只看缺点。他的点评也仅仅是u2018太光了u2019、u2018太草了u2019、u2018太繁了u2019、u2018再润一些u2019……虽然每次都是一句话点评,但是言简意赅,十分考验学习者的悟性,我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点拨方式。虽然他看到一幅满意的画作仅仅说出的是u2018可以u2019二字,但是这两字对我的鼓励却有千斤之重。”

谈到霍老师的个人品德,刘新尧也是感慨万分。“霍老师钻研艺术很刻苦,这是一般画家做不到的。虽然现在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是有时候我去拜访他,看到他还在工作室里学习。他一边作画,一边听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有时是大学教师讲文学,有时是讲国学。老师这种u2018活到老,学到老u2019的精神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当今社会的各种诱惑非常多,但是老师还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学问。霍老师说,u2018我进画室闻到墨香,就是一种享受u2019,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学画应该心无旁骛。”

刘新尧不仅见证了霍老师十几年来的艺术生涯,也是老师为人处世的见证者。“只要是认识霍老师的人,一说到他,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因为他的心地实在太善良了。有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没有着落,就给霍老师打电话,霍老师多年来一直从精神上、物质上、心理上帮助他们。同时,霍老师还特别爱才惜才。当年画家尹伟想拜霍老师为师,霍老师看到尹伟的习作,眼前一亮,立即说:u2018这个学生我收了。u2019霍老师收徒的条件很简单,并不在意经济条件,唯独看重才华。”

在技法的传授上,霍老师也不做任何保留。看到霍老师在中央台、天津台等各大栏目做节目时,将自己的独门秘笈都全盘托出,作为学生的刘新尧有很多担忧,然而霍老师却丝毫不在意。“画画如做人,霍老师追求的画风是清、淡、静、简、虚,这也是他为人的体现。他告诉我,大家都爱上画画他才高兴呢。在经济大潮到来的今天,这种绘画精神方面的追求实在是太伟大了。”

佳作欣赏

傲梅灵鼠喜迎春

动物画是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以表达人的希望、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画。在刘新尧创作出的动物画中,有一幅最令他印象深刻,那便是2008年入选中国首届生肖画大展的作品《子年迎春》。2008年,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以生肖国画繁荣民族文化,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举办了中国首届生肖画大展――吉鼠闹春。征稿消息发出后,全国各地的画家纷纷投稿,热爱国画事业的刘新尧也是其中一员。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征稿中脱颖而出成了刘新尧那段时间的头等大事。因为首届生肖画大展的创作题材是老鼠,所以刘新尧翻阅了大量资料,他发现很多国画大师都画过鼠。比如范曾画过《相鼠》、《老鼠嫁女》、《喜拜花堂》、《鼠沐春光》,朱瞻基、费丹旭、齐白石、张大千四位大师也有以“鼠”为题材的画作,他们各自施展才华与技巧,将老鼠的一动一静、机灵与灵通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我查阅了很多前人画作,发现绘画大家笔下的老鼠虽然姿态各异,但都活灵活现,情态传神,没有可憎可怖的一面,反而多了一派活泼与灵动,由此借鉴了不少笔法上的技巧。我的老师霍春阳先生也曾画过一幅以老鼠为题材的画,我拿着这幅画思考了足足两天,终于想到了自己作品的切入点。霍老师作品上的老鼠采用了勾线技法,我为了求新进行了小小的突破,一气呵成地一笔画出了整只老鼠,只是后来补了鼠爪使画面的整体性更强,这一笔其实也是我多年绘画功底的积累。”刘新尧说。

一笔绘鼠成形后,刘新尧开始筹划构图,他准备把老鼠和春天结合起来。过去以鼠为题材的画作多是鼠戏图、灯鼠图、老鼠嫁女图等,有迎春意味的画作少之又少。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不画自己擅长的梅花呢?桎梏被打破后,大量的灵感像潮水一样涌进刘新尧的大脑。“按理说老鼠用简笔,梅花应该画得复杂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出对比,但是梅的傲骨之神就不突出了。后来我决定打破传统,在两处地方都用了简笔。当时我的创作欲望特别强,所以下笔后画作完成得很顺利,淡淡的几朵梅花将陆游诗句里u2018青羊宫里春来早,初见梅花第一枝u2019的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画面下方的老鼠也摆出了抬头向上看梅花的姿势,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最后通过题字来丰富画面并点题。这幅画完成后,博得了霍老师的认可,大家也给予了一致好评,顺利地入选了生肖画大展。”

此后举办的四届生肖画大展,刘新尧的作品届届入选。同行们祝贺他说:“很多人都参加了生肖画大展,入选一次已实属难得,你能次次入选,确实体现了你的绘画实力。你的画雅俗共赏,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之势,但是小中见大,能看出你继承了霍先生的精髓。”

作品欣赏

上一篇:南兰

下一篇:欧阳晖(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