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正兴(钧瓷老艺人)的个人简介
卢正兴(1923年5月9日-1987年7月8日):钧瓷老艺人,汉族,河南省禹州市神镇人,系清末恢复钧瓷奠基人卢振太曾孙,卢钧创始人卢天福之孙,仿烧宋钧高手卢广文之子,卢钧第四代唯一传承人。一生致力于钧瓷事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国钧瓷研究出10#、20#、21#、39#,40#、47#等钧釉;1951年,任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新建瓷厂技术顾问;1955年,任洛阳市宜阳县县办瓷厂工会主席;1959年,担任北京人民大会堂钧瓷礼品主要烧造者;1977年,任禹州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从地方国营禹县神瓷厂退休后,被返聘至神镇南大瓷厂担任厂长;1981年,带领恢复开封北宋官瓷,且于1984年成功恢复;1982年,出任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第二次理事会代表;1982年,成为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会员。
基本内容
系清末恢复钧瓷奠基人卢振太曾孙,卢钧创始人卢天福之孙,卢钧烧制高手卢广文之子,为卢钧第四代钧艺传承人。他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了一生。不但全面继承了卢钧技艺,而且在新中国钧瓷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中不断创新,为新中国钧瓷的恢复与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卢正兴系卢氏钧瓷世家第四代传承人,自幼随大伯父卢广同、六伯父卢广东、其父卢广文学艺。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很快学会了拉坯、配釉、烧成、制匣钵等技术。十几岁已成为卢氏家族中伯父卢广东、卢广华和父亲卢广文的得力助手。
为了提高“卢钧”技艺,他经常攀悬崖,翻峻岭,风餐露宿,深入山区。曾多次带领、陪同钧窑遗址考察先驱的陈万里、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冯先铭、山东硅酸盐研究所总工程师刘凯民到鲁山、临汝、磨街、鸠山找原料,挖标本,改进钧釉、胎配方和烧成方法。同父亲卢广文一起烧制出不少传世作品,有的可与宋钧媲美,曾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有的被外商高价收购珍藏。
新中国成立后,卢正兴应邀去湖北省郧西县新建瓷厂、河南省宜阳县瓷厂、新安县瓷厂做技术指导工作。所到之处,其研究陶瓷拼命三郎的精神深受领导和工人们的美赞。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并被选为工会主席。
1955年,周总理指示恢复钧瓷生产。这年9月,轻工业部举行全国陶瓷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恢复古代名窑――钧窑问题,这一消息让神镇参与制瓷工作的人看到了新希望。神镇陶瓷合作一社刘保平主任在北京参加完会议后,把卢正兴远在陕西观音堂的六伯父卢广东和父亲卢广文请回至神镇陶瓷合作一社主持钧瓷烧制工作,在卢广东、卢广文等老艺人带领下于1956年3月,烧制出建国后第一窑仿宋钧瓷。同年,卢正兴从河南省宜阳县被请回到公私合营豫西瓷厂烧制钧瓷。
1958年4月,神镇陶瓷合作一社、神镇陶瓷合作二社、公私合营豫西瓷厂合并为地方国营禹县神钧瓷厂,由国家投资烧制钧瓷。根据省工业厅部署,在任坚、刘保平和李志伊的带领下,集中全省古陶瓷匠师:卢广东、卢广文、卢正兴、王凤喜、郗杰、杨书信、丁庆祥等艺人成立“钧瓷窑变试验组”,由此拉开了新中国钧瓷发展的总序幕。
1958年4月14日,国家投资建立地方国营禹县神钧瓷厂,为配合河南省工业厅集中攻下钧瓷难关的部署,卢家将烧制钧瓷的祖传钧釉秘方献出。卢正兴和“钧瓷窑变实验组”老艺人以卢钧技术为基础,苦攻钧瓷窑变技术难关,用“卢钧鼓风小窑”和“倒焰窑”连续奋战55天,共烧221窑次。在卢家所献秘方和卢钧烧制方法的基础上,边试烧、边分析、边改进,对窑炉构造、烧窑操作、釉料配制、匣钵内装坯密度、垫饼干湿、甚至炭块之大小虚实等具体细节都做了周密细致的研究,这次钧瓷艺术窑变攻关,为国家烧制出了一批批精美的卢钧珍品,更重要的是完善了卢钧工艺,使钧瓷窑变艺术有了新的突破。
为庆祝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他是钧瓷礼品的主要烧造者;
1962年,卢广文去世后,卢正兴成了厂里烧窑的顶梁柱。“要使钧瓷得到更好的发展,咱们就得不断研究新釉,一定要让钧瓷在我们手中烧得更好。”这是卢正兴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不仅仅是说,更重要的是亲身投入到实践中去。
卢正兴为了找原料、挖标本、试验新釉方,翻山岭、攀悬崖、风餐露宿是常事。1963年,卢正兴在神镇东山灵(龙)泉寺找到两种“石头”,分别被命名为“龙红”、“龙白”;同年,又与技术人员跋山涉水,在禹州市下官寺兰花山找到铜矿石,配成10、20、21、47钧釉,烧成的钧瓷紫里透红,红中带蓝,蓝中泛青,意境深邃。铜矿石的发现,是钧釉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之后的共和国官钧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7月,卢正兴在方岗乡石坑大队栗子沟村角子山下发现一种“石头”,当地人称“马牙石”,于是他冒着骄阳似火的天气扛起四十多斤重的“石头”走了二十多里山路回家,当时亲戚知道他为搞钧瓷实验,家穷四壁,生活紧张,让正兴带些粮食回家,他笑着说:“拿吃的不如背石头。”石头背回家,经过深入研究,他配成39#钧釉,这种石头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方解石”。钧釉研究成功后,正兴告诉村里人:“只要肯下力挖石头,都不愁吃喝了。”如今整个村子伴随着开采石头慢慢富裕起来。1974年底,51岁的卢正兴继续翻山越岭,野外考察,终在禹州市方岗乡石坑大队栗子沟村北山上找到一种“红石头”,配成40钧釉,烧成的钧瓷五光十色、玉润典雅,后来用于彩瓷釉,效果良好,成为出口瓷中必不可少的釉料,神陶瓷厂家至今仍普遍应用,后被命名为“红长石”。
1975年11月底,厂里研究钧釉需要一种矿石,年过半百的卢正兴自告奋勇去往河南省临汝县蟒川公社罗圈大队桃木沟村的大山里寻找,同当地大队党支部书记李锥子一起冒着严寒,走遍深山终于找到用于配钧釉的矿石。他们用冻僵的双手,从雪堆里把矿石一点点扒出来。由于处在深山中,不通车,雪深路滑,他便毅然用肩膀扛起20多公斤重的石头徒步走了近30公里才背到临汝县城坐上客车到郏县,之后转车至神家中。回到家,卢正兴像个“憨子”似的,浑身是泥,满脸是灰,换衣服时方知道肩膀上早已磨烂,衣服里边的血已经浸透肩膀处的棉袄。
卢正兴视钧如命。厂里老辈人每当提起卢正兴背“石头”的故事,仍是赞不绝口,直翘大拇指。在他们眼里,卢正兴是个实实在在的“憨子”。于是从那时起,卢正兴的人生字典中又多了个绰号:“憨子”。
1979年,为钧瓷事业奋斗了四十多个春秋的卢正兴从地方国营瓷厂光荣退休;1980年,他被返聘至南大瓷厂任厂长,领导厂里各项工作;接着是1981年,开封工艺美术试验厂北宋官瓷研究所多次来信聘请他去主持恢复北宋官瓷这一工作,在此期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钧瓷志》主编苗锡锦多次与卢正兴研究讨论卢钧未来的发展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卢正兴在恢复北宋官瓷研究上躬身实践,终于在1984年,成功恢复出仿北宋官瓷产品,使失传八百余年的北宋官瓷重放光彩,成品经国家古陶瓷专家鉴定,达到北宋水平;
198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仁和机械砖瓦厂多次邀请卢正兴前往该地搞为机瓦上釉的实验;同年6月,上釉成功,10月14日,《河南日报》头版报道陶瓷专家卢正兴(曾用名:卢振兴)《潢川县研制出彩色釉质平瓦》,文中说道:这种彩色釉质平瓦用于古典建筑及游览区建筑层面,散水快,隔热防潮,为我国建材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1985年3月23日,山西省新绛县泽掌中学综合厂邀请卢正兴前去山西传授鱼肚白釉色。同年7月20日,河南省群众艺术馆邀请62岁的卢正兴前往深圳大学艺术中心工作,神镇政府及南大街办事处领导竭力挽留,正兴放弃优厚条件,继续留在家乡搞钧瓷实验。1986年底至1987年4月,清华大学化学系杨根教授介绍其研究生任向东到神,向卢正兴学习钧瓷各种技艺,时值卢正兴重病,但他坚持带领任向东做实验,传授钧瓷配釉、手拉坯、烧制等技艺。
1987年5月,卢正兴重病住在河南省肿瘤医院;1987年7月7日夜晚,他要笔和纸后画下一只公鸡,一个太阳,一个似像非像的窑炉,写上一个“6”之后便松开了握着笔的颤抖的手。众人都不解是何意?半夜时分,他忽然坐起来说:“放心吧!明天早上六点我准时去厂里接班。另外釉方是属于国家的,不准你们私自拿走。”之后就再次少气无力地叫扶着他躺下。7月8日早晨,钟表即将到达六点时,卢正兴的双手紧紧握着身边妻子和孩子的手,眼角里淌着泪,之后便依依不舍地松开了亲人的手。
卢正兴离开了,在他生命结束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不知如何去解释,我想不需要解释,更不用去解释。这位老艺人的一生,为人忠厚、正直,吃苦奉献在身前、名誉金钱置脑后;他这一生,搞研究探索有他,评先进优秀很少有他;他这一生,为钧瓷研究付出了一生,为钧瓷事业奋斗了一生,为钧瓷发展奉献了一生;他这一生,从不争权夺利,没有评大师,没有戴官衔,从来不摆谱,更不耍名头。他只是一个老艺人,一个为中国钧瓷事业鞠躬尽瘁的老艺人,因为在他临终前一刻还不忘“准时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