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益斌

时间:2023-12-01 07:20:45编辑:雅博君

牟益斌的个人简介

牟益斌,英文名Yibin Mu,原中文名牟一兵,出生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原浙江省黄岩县)。世界银行总部高级金融经济学家,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会员,哈佛大学梅森学者,金融专业经济学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工作。他是最先提出中国金融风险性监管理念并付之实践者,也是第一位世界银行总部从中国选拔的的华人青年专家。主要专业领域包括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金融监管以及中小企业融资。

教育背景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Mid-Career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C/MPA)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学位

南开大学学士学位

浙江省黄岩中学高中

专业领域

牟益斌的专业领域包括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金融监管以及中小企业融资。

牟益斌经常应在国内外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并发表50多篇文章与专著。主要作品包括: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思考(2009,2010),债券市场发展的十大经验(Ten Lessons of Debt Market Development, 2008),南亚债券市场:发展长期资金市场 (South Asian Bond Markets: Developing Long-term Finance for Growth ,合著,ISBN-13:978-0-8213-7601,世界银行出版社2008版),解析中国经济奇迹(Unveil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2007),对完善中国银行监管的六点思考(1999),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研究(1998),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转换职能的思考(1994)。

人生经历

――从一个中国农民娃子到哈佛大学梅森学者和世界银行高级金融经济学家

少年时代,脱颖而出

牟益斌出生在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原浙江省黄岩县)的一个交通闭塞小村庄。年少时的他主业是到生产队干农活,一天挣8个工分,农闲时上学,但是他的成绩总是全校第一。初中毕业那一年,浙江省黄岩中学破例留出40余名向城外广大地区招生的名额,数万名不同年龄的往届、应届学生纷纷报考。当时,牟益斌就读的学校只有油印教学资料,他从未见过铅印试卷,更想不到试卷可以两面印刷。因此,有一门考试,他只答了正面的试题而忽略了背面的题目。尽管如此,牟益斌的总分仍在数万名考生中名列前茅,并被浙江省黄岩中学录取。高中入学竞争无疑是牟益斌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里程碑,改变了当时农民娃子长大后只能种田的普遍的意识,并教他在日后多次极低概率的选拔中临危不惧、出类拔萃。

求学南开,理转金经

80年代末期的中国还处于“学好数理化,走遍世界全不怕”的时代,而南开大学化学系在全国化学专业中首屈一指,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就有7位。 在全国绝大多数大学仍实施班级制时,南开大学作为全国少数几所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 率先引进了学分制,大胆尝试学生跨系选课和转系转专业。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牟益斌很自然受到了南开化学系的青睐。进入南开,他并没有追随大多同学的想法DD选择在本系升到研究生的安逸学习规划;而是充分利用学校跨系选课的新政策,广泛到各院系选课,博览群书以取百家之长。当时的南开大学是全国最早少数几个建立结合计算机、经济和管理三大学科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牟益斌对该专业的前沿性产生了极大兴趣, 申请转系考试,深得当时治学极为严谨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主任王兴德的赏识并被接受。牟益斌也成为南开最先成功实践转系政策的学生之一。此后,转系转专业也在南开大学广为师生接受。

自然科学的思维训练和广泛阅读培养了牟益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令他能够沉着冷静又富有创造性地面对、迎接各种新问题、新挑战,这使他获益非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又称五道口,录取率极低,竞争异常激烈。尽管不是金融专业科班出生,但博闻广识和擅长融会贯通的牟益斌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入学考试中再次名列前茅,并被录取。从此,牟益斌从自然科学正式转向金融经济领域。后来又经过几番激烈的竞争考试,被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创办人刘鸿儒教授录取为博士生。

求学五道口,不一样的人生规划

90年代初的中国高校流行着两大时尚:其一是托派,即积极学习外语以出国为目标的流派;其二是下海派DD南下深圳或海南从事证券行业工作。牟益斌似乎并没有受当时这两大主流时尚的影响,而是利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资源丰富,广泛深入地阅读英文原版金融经济书籍,并选择人民银行作为自己的第一分职业。

加入央行,投身改革

在人民银行工作期间,牟益斌主要从事金融监管、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与国有银行商业化改制、金融改革开放政策及金融法规的起草与制定工作。他是人民银行首套外资金融机构监管报表与电脑化监管体系的主要设计者;创办了人民银行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简报,并主导编写了首部非现场监管手册。

当时的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依靠人事管理,尚未建立监管报表和风险监管意识。牟益斌直接主导设计了中国人民银行首套对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报表,他所创编的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简报深受当时人民银行领导的赏识。牟益斌还主导开发了很有创造性的金融监管系统。他由英文文章无论多长,最后总可分解成26个字母受到启发,将监管报表与指标分解成不能再分的600余个子科目,而人民银行的监管系统通过从商业银行中采集这600余个科目,自动生成符合监管要求的各类报表和指标,使人民银行由几乎无风险监管的状况得到彻底改观,成为具备预警智能型的电脑化监管体系。

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期间,他主要从事对商业银行的现场监管和对香港金融银行体系的研究工作。

与此同时,牟益斌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很有成就,最先提出了中国金融风险性监管理理念。他积极参与中国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发表了30多篇关于金融监管和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文章 。其主要主张包括:(1)人民银行的职能应从政府金融主管机关为主转向真正中央银行的职能;(2)积极处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改制为现代商业银行;(3)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以服务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要;(4)监管方式应从合规性为主提升到风险性为主。

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此前,牟益斌并没有打算出国学习或工作的念头。但是1998年,牟益斌作为中国央行两位代表之一赴南非参加Basle Committee Working Group on Core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ies会议;1999年,他又以中国央行三位代表之一的身分赴马来西亚EMEAP Working Group on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会议。 外国先进的金融经济管理经验给牟益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他产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不少的积极回应:德国最高荣誉洪堡学者奖学金 (Alexander von Humboldt Scholarship) 邀请他到欧洲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英国政府2000年度的旗舰奖学金项目――Chevening学者奖学金支持他到英国留学;哈佛大学也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他。

孰知命运之神此时为牟益斌开启了另一扇大门,他被世界银行青年专业人士项目(The World Bank Young Professional Program)选中,成为世界银行于2000年在全球万余名候选人中选聘的30余名青年专家中唯一一位华人,也是世界银行从中国选拔的第一位青年专家,开创了华人从中国直接考入世界银行总部专家团队的先河。

在世界银行任职一年后,牟益斌受哈佛大学邀请赴哈佛肯尼迪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id-Career Mast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哈佛肯尼迪学院当时教研究生高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授发现牟益斌的经济理论基础很扎实,就请牟益斌做了他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的助教,这对一个刚到美国才一年,英语还具有挑战性的中国“土博士”来说,是一个专业上的极大肯定。

任职世行,服务各国金融经济发展

2002年后,牟益斌重返世界银行,自此开始了他指导世界银行成员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国际职员生涯。他以广博的知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训练、对东西方金融经济体系发展的深入了解、以及自己多年直接参与金融改革的亲身经历,先后为罗马尼亚、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萨尔瓦多、越南等40多个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支援。例如,2004年前后的格鲁吉亚,通货膨胀率约17%,银行存款利率约20%,而政府发行国债得付65%以上的利息。格鲁吉亚政府每年都为必须支付这笔巨额利息而烦恼,寻求技术援助。牟益斌提出了改进格鲁吉亚国债发行市场的建议。格鲁吉亚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议不到半年,格鲁吉亚的国债利息降低到20%左右。有例如,2009年初,塞尔维亚政府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急需发行国债,但是塞尔维亚 财政部拍卖国债总是失败,许多国际专家也束手无策。于是塞尔维亚政府向牟益斌寻求技术帮助,数月后,塞尔维亚政府发行国债再也没有失败过。

在其多年的国际职员生涯中,牟益斌形成了务实、有效、创新、把很复杂问题讲的很简单的自己的风格。

经典观点

关于财富在国与国之间的一个经济学新概念

GDP生产只是物质财富在国与国之间的第一次分配,宏观金融政策引发物质财富在国与国之间的第二次分配。

为说明物质财富是如何在国与国(例如中国与M国)之间再分配的,牟益斌建立以下一个简化的三年中国与M国两国模型。

中国的货币是人民币元,M国的货币是M元。假设中国与M国之间的贸易商品是衣服,每套衣服的单价是人民币800元(¥800)。第一年,M元汇率为1M元相当于8元人民币,¥800即相当于M$100元;第二年,因M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800相当于M$120元;第三年,因M元相对于人民币继续贬值,¥800相当于M$150元。三年贸易情况如下表:

表 1:三年出口模型

年度 衣服(件) RMB单价  M$单价 收入

第1年 1亿 ¥800 M$100 M$100亿

第2年 1亿 ¥800 M$120 M$120亿

第3年 1亿 ¥800 M$150 M$150亿

总共  3亿   M$370亿

三年中国共出口3亿件衣服换得370亿M元。M国对中国贸易赤字累计余额370亿M元。但是这370亿M元第三年只相当于2.4亿件衣服。也就是说,由于中国与M国宏观政策的作用,中国向M国转移0.6亿件衣服(物质财富的代表),相当于总出口衣服的20%。

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一国国民的生活质量是直接关联的。而GDP与一国国民生活质量的联系不是直接的,它须通过物质财富的增长才能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中国GDP的增长与中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是一对一的,而是要打个折扣。在这个简化的模型中,这个折扣是20%。与此相反,M国GDP的增长与M国国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却体现一个放大效应、或乘数作用。在这个简化模型中,升值20%,或者说乘数是1.2倍。换而言之,如果中国GDP增长8%,而M国GDP增长4%,两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相似的,即都相当于6%。

为此,牟益斌感悟到并提出以下经济学关于财富在国与国之间的一个新概念:GDP生产只是物质财富在国与国之间的第一次分配,宏观金融经济政策引发物质财富在国与国之间的第二次分配。正确意识到这一概念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应很意义重大。

关于中国经济奇迹的解析

经济学解释经济增长的正(传)统因素不外乎三个,即劳动力(L)、资本(K)和技术(A)。但是以这三个因素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很难解释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奇迹。再加上,虽然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老百姓生活改善的幅度似乎不及中国GDP的增长幅度。即使以美元计,中国的GDP也增长了20多倍。于是,有些学者对中国的双位数字的年经济增长率产生疑虑,甚至怀疑中国统计的准确性。许多西方学者甚至更无法相信中国双位数字的年经济增长率。牟益斌认为,中国双位数字的年经济增长率是实在的,同时老百姓生活改善的幅度似乎不及中国GDP增长幅度也是事实。其原因是中国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归因以下四个因素:(1)货币化程度与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2)过去三十年中,中国人口结构处于黄金时期;(3)高储蓄率及中国老百姓对教育的高投入;(4)总体上政府的有效的经济政策。以货币化程度与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为例,中国曾长期实行实物分房,实物分房对GDP的贡献度很低;后改为货币分房,货币分房对GDP的贡献很大。

关于经济业绩考核指标的论述

过分依赖GDP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也有不少的弊端。这是因为GDP与一国的综合国力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就业和收入才与老百姓的 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社会财富才与一国的综合国力直接相关。为说明此道理,牟益斌使用以下简化的例子:一个地方花100亿建了一个标志性建筑,下届首长觉得不够气派或其它原因,花10亿推倒,并花200亿重建了一个更大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活动对GDP的贡献是310亿 (100+10+200);但是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却只有200亿。可见,过分依赖GDP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同时助长重复、浪费的建设。因此,牟益斌主张业绩考核应从重GDP增长到并重就业、收入与社会财富的增长。

关于金融监管的论述

最先提出中国金融风险性监管理念,主张金融监管应从合规性为主到风险性为主,建立分级银行体系以服务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要,人民银行的职能应从纯政府金融主管机关向真正的中央银行的职能转换并相应调整其机构设置,积极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并进行现代化商业银行改制。

主要文章专著

部分英文文章专著与演讲

1. Paper (2010): Debt Markets: The Post-Crisis Landscape. Co-author.

2. Speech (2010): Reflection of Chinau2019s Economy under the Post Global Crisis, delivered in Washington to Chinau2019s Delegation for UN Youth Conference.

2. Book (2008): South Asian Bond Markets: Develop Long-term Finance for Growth. ISBN-13:978-0-8213-7601. Co-author.

3. Book (2007): Global Economics, New Research. ISBN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Chapter Author.

4. IMF-World Bank Joint Publication (2007): Sri Lanka Financial Sector Stability Assessment Report (2007). Co-author.

5. Report and presentation: Building Consensus on Debt Market Development in Serbia (2009), presented at the closed-door policy dialogue with Assist Finance Minister, Head of Debt Agency, and Director-General of the Central Bank.

6. Presentation: The Impact of Global Finance Crisis on Chinau2019s Economy, delivered to the Chinese Delegate led by the first deputy governor of Hunan Province at the World Bank. (2009).

7. Paper and Presentation: Global Experience on Government Bond Market Development, delivered at the Asia Debt Market Policy Dialogue Conference (2009 Hong Kong, organized by the World Bank, Asian Development, and Hong Kong Money Market Association), and South Asia Debt Market Policy Dialogue Conference (2008, Seoul, organized by the World Bank and Korea Authorit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Seminar (2007, 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Law).

8. Speech: Chinau2019s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2008), delivered at the 2008 Sino-US Forum and Gala in Washington. (2008).

9. Presentation: New Markets for Growth-Oriente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t International Access to Finance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World Bank and Asia Pacific Finance Center. (Shanghai, June 2008).

10. Presentation: Placing Debt with Pubic Sector Investors, Delivered at Debt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Workshop (Paris, June 2008), organized by the World Bank.

11. Paper: Unveil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2007).

12. Lecture: The Lessons of Chinau2019s Financial Sector Reforms. Business School of American University (2007).

13. Paper: Issuance Mechanism of Fixed-income Securities (2006).

14. Report: El Salvador Debt Market Development and Debt Management Assessment Report (2006). Co-author.

15. Paper: Government Securities, Money Market and Cash Management in Serbia--Key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ment (2006), Published by the Bank.

16. Paper: Review of Chinau2019s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2006).

17. Report: Ukraine Debt Market and Debt Management Assessment Report (2006). Co-author.

18. Paper: Government Cash Management: Good Practice & Capacity-building Framework (2006).

19. Report: Armenian Debt Management and Debt Market Development Assessment Report (2005), Published. Co-author.

20. IMF-World Bank Joint Publication (2005): Moldova Financial Sector Stability Assessment Report (2005). Co-author.

21. Paper: Debt Management and Debt Market Development in Croatia (2005). Co-author.

22. Book: Capital Markets and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Romania. SIBN: 0-8213-6015-9. Co-author.

23. Paper: Impediments to SME Access to Finance and Credit Guarantee Schemes in China (2004).

24. Paper: The Armenian Financial Sector: Key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ment (2004). Co-author.

25. Paper: E-Banking: Status, Trends, Challeng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2004).

部分中文文章

1. 论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中国经济的思考得研究报告(2010)

2. 浅析外资银行试点人民币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金融研究 1999 02

3.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转换职能的思考 金融研究 1994 02

4. 1998: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回顾与思考 上海金融 1999 03

5.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中国金融 1999 05

6. 关于外资银行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有关问题的探讨 新金融 1999 01

7. 对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六点思考 浙江金融 1999 03

8. 关于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处理我国不良金融资产的几点设想 广东金融 1999 03

9. 关于我国引进外资银行若干问题的探讨 国际金融研究 1999 01

10. 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9 01

11. 对在华外资银行监管之构想 财经科学 1995 05

12. 借鉴外国经验加强在华外资银行监管 国际金融研究 1995 03

13. 日本历次反通货膨胀的作法及启示 金融管理科学.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5 06

14. 美国的银行监管体制海南金融 1995 12

15.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科学 1995 04 浙江金融 1995 07

16. 漫谈金融监管(十)对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金融机构的监管 中国城市金融 1995 10

17. 美国的银行监营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外汇管理 1995 05

18. 加拿大的银行监管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浙江金融 1995 10

19.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5 04

20. 论借鉴外国经验加强对在华外资银行的监管 国际金融研究 1996 11

21. 关于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探索 新金融 1996 02

22. 中、外资银行盈利差别的成因分析及启示 新金融 1996 06

23. 香港的银行监管及其启示 海南金融 1998 11

24. 浅析对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 新金融 1998

25.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建议 海南金融 1996 03

26. 关于我国引进外资银行若干问题的探讨 国际金融研究 1999 01

27.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中国金融 1999 05

28. 对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六点思考 浙江金融 1999 03

上一篇:孟婆(神话人物)

下一篇:牧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