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神话人物)的个人简介
孟婆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常驻在奈何桥边,为前往投胎的鬼魂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
人物简介
孟婆,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物。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次通过十殿,交付给转轮王。准备投生的鬼魂,被押到奈何桥,让孟婆为前往投胎的鬼魂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
人物由来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里,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把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民间最多的通常有三种说法:
一说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二说所谓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文人笔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在关于孟婆的诸多传说中,倒是这个说法颇具某种现实主义色彩。
三是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q(li)忘台。
在这个传说里,孟婆其实不是什么老奶奶一类的人物,是一位绝世美女,孟婆初制孟婆汤的原因是为了忘记自己的过去,孟婆的唯一记忆是给在奈何桥上来来往往的幽魂送上一碗孟婆汤。
人物出处
《历代词话》(王弈清,清):
俗谓风曰孟婆,蒋捷词云:"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早。"江南七八月间有大风甚於舶鲎浚野人相传以为孟婆发怒。按北齐李撄余聘陈,问陆士秀:"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云:’帝之二女,游於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犹郊祀志以地神为泰媪。"此方言虽鄙俚,亦有自来矣。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朱鼎臣,明):
十王曰:“既然如此,今公主地府皆已游过,可着二十四对幢幡送公主过奈何桥,引到密松林尸所,着他还魂,往升上界。”阎君与六曹俱在孟婆亭作别而去。
游遍阴司过奈何,狱囚冤债尽消磨。孟婆亭下相分手,飒飒仙风鼓太和。
《谐铎》(沈起凤,清):
兰蕊,邯郸挟瑟倡也。妹玉蕊,与里中葛生有啮臂盟。生家贫,鸨母索聘奢,意苦不遂。兰蕊多贵客交,所得私金,悉以赠生,为妹作缠头费,生德之。后兰蕊病瘵死,生益落寞。非但不敢言聘,即欲博一宵欢,自顾空囊,亦殊羞涩。愿乖气结,遂以情死。投至冥府,王者悯其无辜,判令投生。至一处,牵萝为棚,铺石作几。见男女数百辈,争瓢夺杓,向炉头就饮。生适口燥,亦往投止。忽一女子从棚后出,视之,兰蕊也。惊问所来,生具对。女曰:“君以情死,妹岂独生!”言之泣数行下。生取瓢就炉,女摇手禁勿饮。生诘其故。女俟饮者尽散,乃曰:“君不知耶?此盂婆庄也!渠为寇夫人上寿去,令妾暂司杯杓。君如稍沾余沥,便当迷失本来,返生无路。今乘不昧前因,何不及早遁归,与吾妹仍谐旧约?”生曰:“旧约难凭,重生无益。卿将何以教我?”女曰:“当为君图之。”遂引至棚后,见累累石瓮,排列墙隅。女指曰:“此名益智汤,饮者有才。此名长命汤,饮者多寿。此名和气汤,饮者令人欢喜。”生问:“若辈所饮者何物?”女笑曰:“此皆焦心火滴泪泉煎成之混沌汤也!”末至一瓮,女逼令生饮。生问:“何名?”女曰:“此元宝汤。君所以恶生乐死者,只欠此一物耳!”生勉饮数口,格格不能下咽。女曰:“此等龌龊物,原不宜入文士之腹,然缘此为有情郎吐气,是物亦不俗矣!”生有难色。女曰:“劝君更尽一杯,恐西出阳关无故人也。”生为解颐,勉尽其半。女曰,“可矣!”遂导生出棚,指示归路。时生死已五日,因无殓具,停尸床上,惟一灶下妪守视。见尸忽跃起,频呼腹痛,探喉大吐,势如涌泉,荧荧然水银入地。命储畚锸,坎地数尺,盈千募万,其中皆不动尊也。急诣鸨母家。玉蕊得生死耗,绝粒者三日。生吐其实,皆大喜。遂以金聘之而归。因感兰蕊德,移其柩礼葬之。后葛氏子孙繁衍,命春秋祭扫,永着为例。铎曰,“十斛量珠,千里结网。家无黄金屋,阿娇从何处贮哉?因知温柔乡里,坑煞几多寒士。欲海沉身,泉台埋骨;鬼门关外,独立茫茫。究竟元宝汤向谁家吃也?嗟乎!”
《靖江宝卷》:
目连问狱官:“可曾有一个刘氏到此?”狱官说:“有的,已起解去了。”目连再往前行,只见一个大院,周围廊房数百间,两边有台,旁设锅灶,许多人在那里喝茶。目连抬头一看,见“孟婆庄”三个大字,
阴司有座孟婆庄,绝色女子卖茶汤。来人吃得汤和水,三十五天不清爽。
人物经历
在《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后转押至第十殿,交付给转轮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驱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
在民间传说中,传本道:阎罗殿长回生草,却灵性而生,化身一女子,因看透人间沧桑,生于一姓孟的人家,没有取名字,所以街坊叫她孟丫头,后来孟氏长大,大家叫她孟姑,嫁一秀才,秀才十年寒窗,三年乡试,三年科考,竟然中了榜眼,弃妻而去,却不想孟姑天法眼,已经识得人之三本,就在她丈夫的腋下点了炙了三下,要丈夫离家前答应,三年科考后一定回来,却不想丈夫三年未归,三魂六魄本散,另去攀龙附凤之日,做了野鬼孤魂,被牛鬼收去,抓到阎罗判官那里被数落,大声喊冤,阎罗发现生死簿上没有此人的名字,问不清原由,就榨尸粉末,叫其不得超生,恰恰这牛鬼本是50年阴阳一换,正好轮到了孟姑家的那头老黄牛,也是机缘巧合,前一年孟姑用法眼给这牛指了明路,竟然成了鬼界18魔之首的牛鬼,所以,牛鬼怕牵扯老主人,到人间抓魂的时候顺路告诉了孟姑,孟姑竟然让牛鬼押自己来找阎罗。
阎罗不肯放,说已经碾成碎末,孟姑将真相和盘托出,原是她下的咒在这秀才身上,阎罗看她有着等法术,查了她三世前生,才知道本是女娲造人的回生草,却被遗漏天机,这神草可治人回魄收魂,不长于天下,不长于地上,已经绝迹,却在地府的奈何桥留了最后一株,并且成精,看透太多轮回转生,哀气震天,爱痛不断,仇恨相加,终于洗了草命做了人形,只为苍生少点痛苦。
阎罗问孟姑,如何处置自己的丈夫,孟姑拔下一根青丝,泡汤给秀才喝下,然后推他出了奈何桥,说从此他再也不记得以前的事情,阎王知道她私放了寡情的丈夫,大为恼火,扣了她三十年的阳寿,叫她在奈何桥前,永世不得超生,每天拔自己的头发入汤,凡投胎的鬼,必须喝下,忘记前世的恩恩怨怨,自此,盘古开天地后,人清命淡,不见前世,在来生,仇人可以成为朋友,夫妻不再反目,父子可以成为兄弟,姐妹可以成为夫妻,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落得无伤无痛,短了三十年阳寿的孟姑,也变成了孟婆,一碗孟婆汤,断了多少人鬼未了情。
孟婆之汤
《吴下谚联》(王有光,清)中记载:人死去第一处是孟婆庄,诸役卒押从墙外经过赴内案完结。生前功过,注入轮回册内,转世投胎,仍从此庄行过。有老妪留进,升阶入室,皆朱栏石砌,画栋雕梁,珠帘半卷,玉案中陈。妪呼女孩,屏内步出三姝:孟姜、孟庸、孟戈,皆红裙翠袖,妙常U,金缕衣,低唤郎君,拂席令之坐。小鬟端茶,三姝纤指捧瓯送至,手I丁丁然,香气袭人,势难袖手。u接杯便目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一饮而尽。到底有浑泥一匙许,抬眼看时,妪及三姝皆僵立骷髅,华屋雕墙,多变成荒郊,生前事一切不能记忆。一惊堕地,即是懵懂小孩矣。此茶即孟婆汤,一名泥浑汤,又名迷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