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王的个人简介
庐陵王,中国古代郡王爵。历朝(刘宋、南齐、南梁、陈朝、唐朝、宋朝)可考者凡14人,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唐中宗李显了。刘宋庐陵王
刘义真刘义真(407~424年),字车士。刘宋武帝刘裕次子,母为孙修华。
仪貌俊美,神情秀彻,初封桂阳县公。从刘裕北征,平定关中,拜雍州刺史,改扬州刺史,镇石头城。 永初元年,封庐陵王,迁车骑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后为徐羡之所诬,贬为庶人。 景平二年(424年),死于 新安郡徙所,时年十八。 宋文帝即位,诏复王爵,追赠侍中,谥号孝献。
刘子舆刘子舆,字孝文,刘宋孝武帝刘骏第二十一子,初封晋熙王。后来宋太宗明皇帝刘把他过继给刘义真为后嗣,袭封庐陵王。为辅国将军、南高平、临淮二郡太守,并未拜,为太宗所杀。
刘绍刘绍,字休胤,南朝宋太祖刘义隆第五子,嗣庐陵孝献王 刘义真,彭城绥里人。元嘉九年,袭封庐陵王。少而宽雅,太祖甚爱之。二十年,出为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时年十二。二十二年,入朝,加り级浇荨⒃ブ葜餮簟⒔酢⑿虏倘ぶ罹隆T谌纹吣辏氖谧蠼⒛闲熘荽淌罚拇狄徊俊N粗颍郧ㄑ镏荽淌罚绻省K髀仓凉喜剑艽犹诱蚴贰6拍辏不冀庵啊F淠贽埃蹦甓弧R帕盍惨允狈毓字苌恚娲又W吩⑵锍J獭⒄蚓⒖峭荆淌啡绻省N拮印
刘敬先刘敬先,南平王 刘铄之子,本名刘敬秀,过继给刘绍为嗣,袭封庐陵王。刘铄死后,前废帝 刘子业召他的王妃江氏进宫行淫秽之事,江氏宁死不从。刘子业威胁说要杀死她的儿子,她都没屈服。于是江氏被鞭打一百下,她的三个儿子刘敬猷、刘敬渊、刘敬先被杀。
景和二年,为前废帝所害。追赠中书侍郎,谥曰恭王。
刘德嗣刘德嗣, 桂阳王 刘休范第二子,为建威将军、淮陵、南彭城二郡太守,封庐陵王。后来刘休范叛乱,兵败,父子一起被杀。
刘皓刘皓,字渊华,临澧忠侯 刘袭第三子,过继给刘绍为嗣。为给事中,封庐陵王。 宋顺帝升明元年,薨,谥曰元王。又无子,国除。
刘刘保患凇端问椤贰!赌鲜贰吩兀核车凵髟昃旁录河希晖鞭啊
南齐庐陵王
萧子卿萧子卿,字云长,南齐世祖 萧赜第三子。初封临汝县公,晋封庐陵王。
萧宝源萧宝源(?―502年4月21日),字智渊,南齐明帝 萧鸾第五子。 建武元年,为北中郎将,镇琅邪城,封庐陵郡王。迁 右将军,领石头戍事,乃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军事、 后将军、南兖州刺史。 王敬则伏诛,徙宝源为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五郡军事、会稽太守,将军如故。永元元年,进号安东将军。和帝即位,以为侍中、 车骑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太守如故。未拜,中兴二年(502年)薨。
南梁庐陵王
萧续萧续(504年―547年12月9日), 南梁庐陵威王,字世D,梁武帝萧衍第五子。少年时,萧续就英勇不凡、臂力超人,骑射游猎每每百发百中,深受梁武帝喜爱。长大后,萧续不但沉溺美色,而且恣意敛财,以至于他府中仓库都放不下他蓄敛的财富。他还经常购置马匹兵器,蓄养豪杰。直到临死时,他才有所觉悟,并向梁武帝进献了千余件金银器皿。
萧安萧安,梁武帝 萧衍之孙,庐陵威王 萧续之子。承袭其父庐陵王的爵位。
陈朝庐陵王
陈伯仁
陈伯仁,字寿之,陈世祖 陈`第八子。天嘉六年,立为庐陵王。太建初,为轻车将军,置佐史。七年,迁冠军将军、中领军。寻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十二年,为翊左将军、中领军。贞明元年,加侍中、国子祭酒,领太子中庶子。三年入关,卒于长安。
唐朝庐陵王
李显
庐陵王是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 李弘,次子 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
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 嗣圣”。 中宗比高宗更为庸柔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 皇太后。 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 长安。
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 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 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因此,中宗和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 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 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 玄武门,杀 张易之、 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 神龙”。2月,复国号为 唐。 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并让 韦皇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皇后的女儿 安乐公主嫁给 武三思之子 武崇训。封 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
上官婉儿同武三思关系暧昧, 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武三思和韦后的关系十分暧昧。两人玩“双陆”游戏(有赌博性质),唐中宗还兴致勃勃的帮人家数筹码。
张柬之等大臣眼见又要重演武则天的旧事,力劝中宗除掉武三思。武三思和韦后反诬告张柬之等人谋图不轨,怂勇中宗明升暗降,将张柬之等人册封为王,调出京城。武三思又派 刺客在途中将他们刺杀。 安乐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她要中宗废黜不是韦皇后所生的太子 李重俊,由她自己当皇太女。韦皇后和武三思也怂勇中宗废掉李重俊。李重俊便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于公元707年发动羽林军共300多人,杀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宫中,想攻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因众寡悬殊,两李被杀。韦皇后乘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太子有勾结,将其贬出京城,独揽了大权。韦后肆无忌惮地大卖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愿去办。有个时期,安乐公主自己写好了诏书,掩住正文拿去让李显盖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盖上。有一年的 元宵节,中宗在韦皇后的怂勇下,带着公主和宫女数千人,全都换上平民的服装出宫逛灯市,赶热闹。到夜深回宫,一查点,数千宫女逃走了十之五六。怕声张出去有损体面,中宗也只得不了了之。 又有一次,中宗在皇宫内召见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官员抛球和拔河,供他和韦后欣赏。朝臣多数是文官,不好嬉戏,直弄得他们个个丑态百出,尤其是那几个上了年纪的大臣,体力不支,拔河时随着长绳扑倒在地,一时站不起来,手脚乱爬。中宗和韦后见了,还都开怀大笑。 李重俊死后,太子之位出现空缺,安乐公主就伺机而动,想像祖母武则天一样君临天下,当女皇帝。每次见到中宗都要中宗册封她为皇太女,中宗认为不妥,所以不准。于是安乐公主怀恨在心,全然不顾多年的父女之情,终日和韦后策划如何解决中宗,夺取皇位。
公元710年5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年五十五。十一月葬于 定陵。曾用年号 嗣圣 公元684年 神龙 公元705―707年 景龙 公元707―710年。《 旧唐书 本纪第七 中宗 睿宗》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 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 洛州牧。 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 牧。 永隆元年, 章怀太子(李贤)废,其年立为 皇太子。 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遗诏皇太子柩前即帝位。皇太后临朝称制,改元嗣圣。元年二月,皇太后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其年五月,迁于 均州,寻徙居 房陵。 圣历元年,召还 东都,立为皇太子,依旧名显。时张易之与弟昌宗潜图逆乱。神龙元年正月, 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 崔玄ァ⒆笥鹆纸 敬晖、右羽林将军 桓彦范、司刑少卿 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易之、昌宗,迎皇太子监国,总司庶政。大赦天下。凤阁侍郎 韦承庆、正谏大夫房融、司礼卿崔神庆等下狱。甲辰,命地官侍郎樊忱往京师告庙陵。司刑少卿兼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为 凤阁鸾台平章事。
乙巳,则天传位于皇太子。丙午,即皇帝位于通天宫,大赦天下,唯易之党与不在原限。为周兴、来俊臣所枉陷者,咸令雪免。内外文武官加两阶,三品已上加爵二等,入五品等特减四考。大T五日。以并州牧相王旦及 太平公主有诛易之兄弟功,相王加号安国相王,进拜 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仍赐实封,通前满五千户。皇亲先被配没者,子孙令复属籍,仍量叙官爵。出宫女三千。丁未,天后徙居 上阳宫。庚戌,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柬之为 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公;鸾台侍郎兼检校太子右庶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崔玄ノ啬谑罚獠┝昕す辉〖和锔箴教ㄈ罚饽涎艨す痪搓臀 纳言、平阳郡公;桓彦范为纳言、谯郡公:并加银青光禄大夫,赐实封五百户。右羽林大将军、辽国公李多祚进封辽阳郡王,赐实封六百户; 内直郎、 驸马都尉王同皎为 云麾将军、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食实封五百户。并赏诛张易之兄弟功。其余封各有差。上天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二月甲寅,复国号,依旧为唐。 社稷、 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寺宇、台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神都依旧为东都,北都为并州大都督府, 老君依旧为 玄元皇帝。诸州百姓免今年租税,房州百姓给复三年。改左右 肃政台为左右 御史台。韦承庆贬高要尉,房融配流钦州。中书令 杨再思为 户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三品、京留守;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出为亳州刺史。己未,封堂兄左金吾将军、郁林郡公千里为成纪郡王、左金吾卫大将军,实封五百户。令贡举人停习《 臣轨》,依旧习《 老子》。甲子,立妃韦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内外官陪位者赐勋一转,大T三日。后父故豫州刺史玄贞为上洛郡王,后母崔氏赠上洛郡王妃。初,韩王元嘉、霍王元轨等自垂拱以来皆遭非命,是日追复官爵,令备礼改葬,有胤嗣者即令承袭,无胤嗣者听取亲为后。诏九品已上及朝集使极言朝政得失,兼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丙寅,左散骑常侍、谯王重福贬濮州员外 刺史,不知州事。特进、太子宾客、梁王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加实封五百户,通前一千五百户。丁卯,右散骑常侍、定安郡王、驸马都尉武攸暨封定王,为司徒,更加实封四百户,通前一千户。辛未,上往观风殿朝天后。太尉、安国相王旦固让太尉及知政事,遂从其请。甲戌,国子祭酒祝钦明同中书门下三品。黄门侍郎、知侍中事韦安石为刑部尚书,罢知政事。丙子,诸州置寺、观一所,以“中兴”为名。丁丑,武三思固让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 武攸暨固让司徒、封王,许之。改封义兴郡王重俊为卫王,北海郡王重茂为温王。
三月辛巳,追复故司空、英国公李绩官爵,令所司为起坟改葬。甲申,制文明已来破家臣僚所有子孙,并还资J。其扬州构逆徒党,唯徐敬业一房不在免限,余并原 宥。丁亥,废左右司员外郎。其酷吏刘光业、王德寿、王处贞、屈贞筠、刘景阳等五人,虽已身死,官爵并宜追夺;景阳见在,贬禄州乐单尉。 丘神绩、 来子, 万国俊、 周兴、 来俊臣、鱼承晔、王景昭、 索元礼、 傅游艺、 王弘义、张知默、裴籍、焦仁、侯思立、 郭霸、李敬仁、皇甫文备、 陈嘉言等虽已身死,并宜除名。 唐奉一配流,李秦授、曹仁哲并改与岭南远恶处。己丑,中书侍郎兼检校相王府长史、南阳郡公袁恕己为 中书令,兼检校安国相王府长史。诏曰:“君臣朝序,贵贱之礼斯殊;兄弟大伦,先后之仪亦异。圣人之制,率由斯道。朕临兹宝极,位在崇高。负毖簦涫茏谥χ矗煌顺节耍杂眉胰酥瘛=岳矗弊窆於龋跫肮鳎滤角椋檬逯穑萦谧又叮シū忱瘢橛免弧W越褚押螅舜痈锉住0补嗤跄臣罢蚬焦鞲坏瞄菸劳踔乜⌒值芗俺つ麈⒚玫取R烁孀谑簦抟庋伞!毕仁牵钔跫肮鹘砸郧孜螅熳又樱罟檬寮叵戎掳荩糁率樵虺莆羰隆I现居啬狼鬃澹氏轮聘镏8劳踔乜∩下逯菽痢M醭随崧沓担辈敬樱恢钔豕严隆⒅惺槊畔挛迤芬焉霞爸钋撞⒆嫠停褚巧跏J卤希臀镉胁睢P撩怨仕酒蜕偾湫煊泄χ捶ㄆ剿。吩街荻级剑⑹谝蛔庸佟N煨纾笥仪N栏髦么蠼辉薄0辗铄犯僭薄R园脖贝蠖蓟ぁ补嗤醯┪笥仪4蠼看蟪崮诠┓睢1纾那锷缫谰捎弥偾铩N焐辏嗤醯┯谔?上。王公诸亲祖送,卫尉张设,光禄造食。礼毕,赐物如卫王上洛州牧之仪。
夏四月乙丑,端州尉魏元忠为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甲戌,左庶子韦安石为吏部尚书,太子宾客李怀远为右散骑常侍,右庶子唐休Z为辅国大将军,右庶子崔玄ノ亟⒓煨R嬷荽蠖级礁な贰⑴卸级绞拢沂印⑽髁羰亍⒒Р可惺椤⒑肱┛す钤偎嘉煨Q镏荽蠖级礁な贰⑴卸级绞拢僬彩录媸潭痢⒐蛹谰谱G彰魑滩可惺椋翰⒁狼爸拢陨显诖汗柿乓病R液ィ偶碇惺榱睢N煲吩弁踔厝笪驳绿印M傧卮笥瓯嗳付嗨溃缇尤怂陌偌遥彩龟飧N逶氯晌纾ㄎ涫掀呙砩裰饔谖骶┏缱鹈怼6即粗锰砩琊N熳樱埔谰梢灾堋⑺逦鹾蟆H沙剑獬杉涂ね跚Ю镂赏酢9锼龋讨芯搓头馕窖艨ね酰皇讨谢秆宸斗鲅艨ね酰托瘴な希恢惺榱钫偶碇貉艨ね酰恢惺榱钤〖耗涎艨ね酰惶亟扌ズA昕ね酰徊⒓邮谔亟罩隆@舨可惺槲ぐ彩嬷惺榱睿可惺槲涸椅媸讨小1辏屎蟊砬胩煜率渴瞿肝攴甓啥。迨琶庖邸9锩盗和跷淙嘉戮部ね酰ㄍ跷湄呶质倏ね酰幽谕 武懿宗等十余人并降为国公。甲辰,特进、芮国公豆卢钦望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大将军、酒泉郡公唐休Z为尚书右仆射: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丙午,制以邹鲁之邑百户为太师、隆道公宣尼采邑,用供荐享。又授裔孙褒圣侯崇基朝散大夫,仍许子孙传袭。
六月丁巳,河北十七州大水,漂没人居。癸亥,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可共平章;检校中书令韦安石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检校侍中魏元忠兼检校兵部尚书;杨再思兼户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丁卯,y孝敬皇帝神主于太庙。庙号义宗,非礼也。戊辰,洛水暴涨,坏庐舍二千余家,溺死者甚众。秋七月辛巳,太子宾客韦巨源同中书门下三品。乙未,以特进、汉阳郡王张柬之为襄州刺史,仍不知州事。八月戊申,以水灾,令文武官九品以上直言极谏。河南洛阳百姓被水兼损者给复一年。甲子,追册故妃赵氏为恭皇后,尊孝敬妃裴氏为哀皇后。乙亥,上亲y太祖景皇帝、献祖光皇帝、世祖元皇帝、高祖神尧皇帝、皇祖太宗文武皇帝、皇孝高宗天皇大帝、皇兄义宗孝敬皇帝神主于太庙。皇后庙见。丁丑,御洛城南门观斗象。九月壬午,亲祀 明堂,大赦天下。禁《化胡经》及婚娶之家父母亲亡停丧成礼。天下大T三日。戊戌,太子宾客韦巨源为礼部尚书,依旧知政事。冬十月癸亥,幸龙门香山寺。乙丑,幸新安。改 弘文馆为 修文馆。辛未,魏元忠为中书令,杨再思为侍中。
十一月戊寅,加皇帝尊号曰应天,皇后尊号曰顺天。壬午,皇帝、皇后亲谒太庙,告受徽号之意,大赦天下,赐T三日。己丑,御洛城南门楼观泼寒胡戏。辛丑,卫王重俊为左卫大将军,遥领扬州大都督;温王重茂为右卫大将军,遥领并州大都督。十二月壬寅,则天皇太后崩。
二年春正月丙申,护则天灵驾还京。戊戌,吏部尚书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闰月丙午朔,置公主府官员。乙卯,以特进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三人为滑、场⒃ゴ淌贰6乱椅矗滩可惺槲ぞ拊赐惺槊畔氯贰G彩寡膊旆缢住1辏岱丁⒌朗渴烦缧仁嗳耸诠俜夤猿I褪ド扑鹿σ病H录壮剑惺榱钗ぐ彩Р可惺椋罩隆;Р可惺樗展逦讨小⒕┝羰亍R宜龋莆硭娜L菩莪Z请致仕,许之。庚戌,杀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壬子,洛阳城东七里许,地色如水,侧近树木、往来车马历历影见水中,经月余乃灭。是月,大置员外官,自京诸司及诸州佐凡二千余人,超授阉官七品已上及员外者千余人。壬戌,赠后父 韦玄贞太师、益州都督。
夏四月甲戌,又赠玄贞为酆王,玄贞弟四人并赠郡王。己卯,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请致仕,许之。辛巳,洛水暴涨,坏天津桥。六月戊寅,特进、朗州刺史、平阳郡王敬晖贬崖州司马,特进、亳州刺史、扶阳郡王桓彦范泷州司马,特进、郢州刺史袁恕己窦州 司马,特进、均州刺史、博陵郡王崔玄グ字菟韭恚亟⑾逯荽淌贰⒑貉 郡王张柬之新州司马,并员外置,长任,旧官封爵并追夺。秋七月丙午,立卫王重俊为皇太子。丙寅,中书令兼检校兵部尚书齐国公魏元忠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令,仍知兵部事;吏部尚书李峤为中书令;刑部尚书韦巨源为吏部尚书,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庚午,礼部尚书祝钦明为中丞萧至忠所劾。前左散骑常侍李怀远为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东都留守。
九月,祝钦明贬青州刺史。壬寅,幸白马寺。戊午,左散骑常侍李怀远卒。壬寅,置户部侍郎一员。冬十月己卯,车驾还京师。戊戌,至自东都。十一月乙巳,大赦天下,行从文武官赐勋一转。改河南为合宫,洛阳为永昌,嵩阳为登封,阳城为告成。戊午,兼秘书郑普思坐妖逆配流儋州,其党与皆伏诛。十二月己卯,突厥默啜寇灵州鸣沙县,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逆击之,官军败绩,死者三万。丁巳,突厥进寇原、会等州,掠陇右牧马万余而去。甲申,募能斩默啜者,封授诸大卫大将军。丙戌,以突厥犯边,京师亢旱,令减膳彻乐。河北水,大饥,命侍中苏瑰存抚赈给。丙申,特进、尚书左仆射、兼安国相王府长史、芮国公豆卢钦望为开府仪同三司,依旧平章军国重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令、知兵部事、齐国公魏元忠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仍兼知兵部事。是冬,牛大疫。
三年春正月庚子朔,不受朝会,丧未再期也。庚戌,以默啜寇边,制募猛士武艺超绝者,各令自举,内外群官各进破灭突厥之策。丙辰,以旱,亲录囚徒。己巳,遣武攸暨、武三思往乾陵祈雨于则天皇后,既而雨降,上大感悦。二月辛未,制武氏崇恩庙依旧享祭,仍置五品令、七品丞,其昊陵、顺陵置令、丞如庙。壬午,赠太师、酆王庙号褒德,陵号荣先,置六品令、八品丞。庚寅,改中兴寺、观为龙兴,内外不得言“中兴”。辛卯,幸安乐公主宅。
三月丙子,吐蕃赞普遣大臣悉董热献方物。是春,自京师至山东疾疫,民死者众。河北、河南大旱。夏四月辛巳,以嗣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庚寅,幸荐福寺,曲赦雍州。五月戊戌,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张仁为朔方道大总管,以备突厥。丙午,突厥默啜杀我行人臧思言。六月丁卯逆,日有蚀之。戊子,姚隽道讨击使、侍御史唐九征击姚州叛蛮,破之,俘虏三千计,遂于其处勒石纪功焉。是夏,山东、河北二十余州旱,饥馑疾疫死者数千计,遣使赈恤之。秋七月庚子,皇太子重俊与羽林将军李多祚等,率羽林千骑兵三百余人,诛武三思、武崇训,遂引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帝惶遽登玄武楼,重俊引兵至下,上自临轩谕之,众遂散去,杀李多祚。重俊出奔至县,为部下所杀。癸卯,大赦天下。八月丙子,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楼为制胜楼。丙戌,左仆射兼中书令魏元忠请致仕,授特进。
九月丁酉,兵部尚书、郢国公宗楚客,左卫将军兼太府卿纪处讷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侍郎兼左御史台中丞萧至忠为黄门侍郎兼左御史中丞、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东海郡公于惟谦国子祭酒,罢知政事。庚子,上皇帝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大赦天下,改元为景龙。两京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景龙元年九月甲辰,特进魏元忠左授务川尉,言与重俊通谋也。庚辰,侍中兼左御史台大夫杨再思为中书令,吏部尚书韦巨源、太府卿纪处讷并为侍中,侍中苏瑰为吏部尚书。壬戌,改左右羽林卫千骑为万骑,仍分为左右。
冬十月壬午,彗见于西,月余而灭。壬午,皇后上《神武颂》,令两京及四大都督府皆刻之于石。十二月乙丑朔,日有蚀之。丁丑,京师雨土。
二年春正月丙申,沧州雨雹,大如鸡卵。二月辛未,幸左金吾大将军、陈国公陆颂宅。皇后自言衣箱中裙上有五色云起,令画工图之,以示百僚,乃大赦天下。癸未夜,天保星坠西南,有声如雷,野雉皆g。乙酉,帝以后服有庆云之瑞,大赦天下。内外五品已上母妻各加邑号一等,无妻者听授女;天下妇人八十已上,版授乡、县、郡等君。三月丙子,朔方道大总管张仁筑受降城于河上。
夏四月庚午,左散骑常侍、乐寿郡王、驸马都尉武攸暨让郡王,改封楚国公。癸未,修文馆增置大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己丑,幸长乐公主庄,即日还宫。
六月丁亥,改太史局为太史监,罢隶秘书省。秋七月辛卯,台州地震。癸巳,左屯卫大将军、摄右御史台大夫、朔方道行营大总管、韩国公张仁同中书门下三品。有赤气竟天,其光烛地,经三日乃止。冬十一月庚申,突厥首领娑葛叛,自立为可汗,遣弟遮弩率众犯塞。己卯,以安乐公主出降,假皇后仗出于禁中,以盛其仪,帝及后御安福楼以观之。礼毕,大赦天下,赐T三日。癸未,安西都护牛师奖与娑葛战于火烧城,师奖败绩,没于阵。是冬,西京吏部置两侍郎铨试,东都又置两铨,恣行嘱请。又有斜封授官,预用秋阙。
三年春正月丁卯,黄雾四塞。癸酉,幸荐福寺。乙亥,宴侍臣及近亲于梨园亭。二月己丑,幸玄武门,与近臣观宫女大T,既而左右分曹,共争胜负。上又遣宫女为市肆,鬻卖众物,令宰臣及公卿为商贾,与之交易,因为忿争,言辞猥亵。上与后观之,以为笑乐。壬寅,侍中、舒国公韦巨源为尚书左仆射,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戊午,兵部尚书、郢国公宗楚客中书令,中书侍郎、国公萧至忠为侍中,太府卿韦嗣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兵部侍郎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申,日赤紫色,无光。戊寅,礼部尚书兼扬州大都督、曹国公韦温为太子少保兼扬州大都督、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常少卿兼检校吏部侍郎郑滞惺槊畔缕秸率隆O奈逶卤纾、郑肿撸贬襄州刺史,直峤菟韭怼
六月癸丑,太白昼见于东井。庚子,以经籍多缺,使天下搜括。壬寅,以旱,避正殿,减膳,亲录囚徒。癸卯,尚书右仆射杨再思薨。秋七月乙卯朔,镇军大将军、右骁卫将军、兼知太史事迦业至忠配流柳州。丙辰,娑葛遣使来降。辛酉,幸梨园亭,宴侍臣学士。皇后表请诸妇人不因夫子而加邑号者,许同见任职事官,听子孙用J,从之。壬戌,安福门外设无遮斋,三品已上行香。癸亥,御承庆殿,录囚徒。壬午,遣使册骁卫大将军、兼卫尉卿、金河王突骑施守忠为归化可汗。八月乙酉,特进、行中书令、赵国公李峤为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国公萧至忠为中书令,特进、郧国公韦安石为侍中。庚寅,诸州各置司田参军一员。吐蕃赞普遣使勃禄星奉进国信、赞普祖娑进物,及上中宫、安国相王、太平公主有差。壬辰,遣十使巡察天下。有星孛于紫宫。令特进佩鱼。散职佩鱼,自此始也。乙未,亲送朔方军总管、韩国公张仁于通化门外,上制序赋诗。乙巳,幸安乐公主山亭,宴侍臣、学士,赐缯帛有差。九月壬戌,幸九曲亭子,宴侍臣、学士。戊辰,吏部尚书、怀县公苏瑰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冬十月庚寅,幸安乐公主金城新宅,宴侍臣、学士。十一月乙丑,亲祀南郊,皇后登坛亚献,左仆射舒国公韦巨源为终献。大赦天下,见系囚徒及十恶咸赦除之,杂犯流人并放还。京文武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京官及应袭岳牧入三品五品减考,高年版授。大T三日。壬申,幸见子陵。甲戌,开府仪同三司、芮国公豆卢钦望薨。吐蕃赞普遣其大臣尚赞吐来逆女。十二月壬戌,前尚书右仆射、宋国公唐休Z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甲子,上幸新丰之温汤。庚子,幸兵部尚书韦嗣立庄,封嗣立为逍遥公,上亲制序赋诗,便游白鹿观。甲辰,曲赐新丰县,百姓给复一年,行从官赐勋一转。是日幸骊山。乙巳,至自温汤。乙酉,令诸司长官向醴泉坊看泼胡王乞寒戏。
四年春正月乙卯,于化度寺门设无遮大斋。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丁卯夜,又微行看灯。丁丑,命左骁卫大将军、河源军使杨矩为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使。己卯,幸始平,送 金城公主归吐蕃。
二月壬午,曲赦 咸阳、始平,改 始平为金城县。便幸长安令王光辅马嵬北原庄。癸未,至自 金城。庚戌,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已上、文武三品已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三月甲寅,幸临渭亭修禊饮,赐群官柳ㄒ员俣瘛1剑窝缣一ㄔ啊8辏┦τ昴颈纭H尚纾驮壮家严履谘碜印O乃脑露『ィ嫌斡L以埃惺槊畔挛迤芬焉现钏境す傺康热敕剂衷俺⒂L遥懔盥砩峡谡镁莆帧R椅矗衣∏斐兀岵饰ィ缡坛迹褐巯防郑蛐依癫可惺轳枷UN逶滦劣希厥榧唷⒋碗酵蹒吒姆忏晖酢R页螅屎笄爰铀猛跞贰6∶靶碇菟颈尉嗲杖谏鲜椋曰屎蟾稍す怖止鳌 武延秀、 宗楚客等同危宗社。帝怒,召钦融廷见,扑杀之。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
六月壬午,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年五十五。秘不发丧,皇后亲总庶政。癸未,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依旧东都留守。吏部尚书张喜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命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赵承恩、右监门大将军薛简帅兵五百人往均州,备谯王重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甲申,发丧于太极殿,宣遗制。皇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唐隆。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长流任放归田里,负犯痕瘕咸从洗涤。内外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以安国相王旦为太子太师。进封雍王守礼为王,寿春郡王成器为宋王,宗正卿晋封新兴王。丁亥,皇太子即帝位于柩前,时年十六。皇太后韦氏临朝称制,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内外兵马诸亲掌,仍令韦温总知。时召诸府折冲兵五万人分屯京城,列为左右营,诸韦子侄分统之。壬辰,遣使诸道巡抚,纪处讷关内道,张嘉福河北道,岑羲河南道。庚子夜,临淄王讳举兵诛诸韦、武,皆枭首于安福门外,韦太后为乱兵所杀。九月丁卯,百官上谥曰孝和皇帝, 庙号中宗。十一月己酉,葬于定陵。 天宝十三载二月,改谥曰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史臣曰: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孝和皇帝越自负ㄓ诜苛辏獒勿葜纾趵那糁亍K哉藕貉襞腔灿诳烁矗伊汗煅室宰嗦郏斓蒙梗狗羌毫Αd┑映鸹傥砧猓荒茏锛阂孕煌蚍剑我糟陌苏W菅奁拗康常啊逭猓恍叛阅尤ǎ蛞吐资颉;浮⒕从芍沧澹陧孕烁辏挂栽字穑幻馄朊贾觥1群骸⒔荨⒂参牛斗羌桃悦乐牛蛲恋氯ヒ病
《 新唐书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高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而皇太后临朝称制。 嗣圣元年正月,废居于均州,又选于房州。圣历二年,复为皇太子。太后老且病。
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甲辰,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丙午,复于位,大赦,赐文武官阶、爵,民T五日,免今岁租赋,给复房州三年,放宫女三千人。相王旦为安国相王、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庚戌,张柬之、袁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守内史,敬晖为纳言,相彦范守纳言。二月甲寅,复国号唐。贬韦承庆为高要尉,流房融于高州。杨再思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罢。甲子,皇后韦氏复于位,大赦,赐T三日,复宗室死于周者官爵。丙寅,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贬谯王重福为濮州刺史。丁卯,右散骑常侍、附马都尉武攸暨为司徒。辛未,安国相王旦罢。甲戌,太子少詹事祝钦明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安石罢。进封子义兴郡王重俊为卫王,北海郡王重茂温王。丁丑,武三思、武攸暨罢。三月甲申,诏文明后破家者昭洗之,还其子孙J。己丑,袁恕己守中书令。四月辛亥,桓彦范为侍中,袁恕己为中书令。丁卯,高要尉魏元忠为卫尉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辛未,敬晖为侍中。甲戌,魏元忠、崔玄?,刑部尚书韦安石为吏部尚书,太子右庶子李怀远为左散骑常侍,凉州都督唐休Z为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乙亥,张柬之为中书令。五月壬午,迁武氏神主于崇恩庙。乙酉,立太庙、社稷于东都。戊子,复周、隋二王后。壬辰,进封兄成纪郡王千里为成王。甲午,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韦玄罢。韦安石兼检校中书令,魏元忠兼侍中。甲辰,唐休Z为尚书左仆射,特进豆卢钦望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六月壬子,左骁卫大将军裴思谅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备 突厥。癸亥,韦安石为中书令,魏元忠为侍中,杨再思检校中书令,豆卢钦望平章军国重事。七月辛巳,太子宾客韦巨源同中书门下三品。甲辰,洛水溢。八月戊申,给复河南、洛阳二县一年。壬戌,追册妃赵氏为皇后。乙亥,y孝敬皇帝于东都太庙。皇后见于庙。丁丑,幸洛城南门,观斗象。九月壬午,祀天地于明堂。大赦,赐文武官勋、爵,民为父后者古爵一级,T三日。癸巳,韦巨源罢。十月癸亥,幸龙门。乙丑,猎于新安。辛未,魏元忠为中书令,杨再思为侍中。十一月戊寅,上尊号曰应天皇帝,皇后曰顺天皇后。壬午,及皇后享于太庙,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民T三日。己丑,幸洛城南门,观泼寒胡戏。壬寅,皇太后崩,废崇恩庙。
二年正月戊戌, 吏部尚书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闰月丙午,公主开府置官属。二月乙未,礼部尚书韦巨源为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丙申,遣十道巡察使。三月甲辰,韦安石罢。户部尚书苏环守侍中。戊申,唐休Z罢。庚戌,杀光禄卿、附马都尉王同皎。是月,置员外官。四月己丑,李怀远罢。己亥,雨毛于亍P脸螅逅纭N逶赂辏嵩蛱齑笫セ屎蟆A挛煲峋搓臀轮菟韭恚秆宸躲裰菟韭恚〖厚贾菟韭恚扌?韦白州司马,张柬之新州司马。七月戊申,立卫王重俊为皇太子。丙寅,魏元忠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令,李峤守中书令。辛未,左散骑常侍致仕李怀远同中书门下三品。流敬晖于嘉州,桓彦范于荩〖河诨分荩扌?韦于古州,张柬之于泷州。八月丙子,贬祝钦明为申州刺史。九月戊午,李怀远薨。十月癸巳,苏环为侍中。戊戌,至自东都。十一月乙巳,大赦,赐行从官勋一转。十二月己卯,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及突厥战于鸣沙,败绩。丙戌,以突厥寇边、京师旱、河北水,减膳,罢土木工。苏环存抚河北。丙申,魏元忠为尚书左仆射。
景龙元年正月丙辰,以旱虑囚。二月丙戌,复武氏庙、陵,置令、丞、守户如昭陵。甲午,褒德庙、荣先陵置令、丞。四月庚寅,赦雍州。五月戊戌,右屯卫大将军张仁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丙午,假鸿胪卿臧思言使于突厥,死之。以旱避正殿,减膳。六月丁卯朔,日有食之。庚午,雨土于陕州。戊子,吐蕃及姚州蛮寇边,姚隽道讨击使唐九徵败之。七月辛丑,皇太子以羽林千骑兵诛武三思,不克,死之。癸卯,大赦。壬戌,李峤为中书令。八月丙戌,上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帝,皇后曰顺天翊圣皇后。魏元忠罢。九月丁酉,吏部侍郎萧至忠为黄门侍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兼太府卿纪处讷:同中书门下三品。于惟谦罢。庚子,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辛亥,杨再思为中书令,韦巨源、纪处讷为侍中。苏环罢。十月戊寅,杀习艺馆内教苏安恒。壬午,有彗星出于西方。十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丁丑,雨土。
二年二月癸未,有星陨于西南。庚寅,大赦,进五品以上母、妻封号二等,无妻者授其女,妇人八十以上版授郡、县、乡君。七月癸巳,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张仁同中书门下三品。丁酉,有星孛于胃、昴。十一月庚申,西突厥寇边,御史中丞冯嘉宾使于突厥,死之。己卯,大赦,赐T三日。癸未,安西都护牛师奖及西突厥战于火烧城,死之。是岁,皇后、妃、主、昭容卖官,行墨敕斜封。
三年二月己丑,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壬寅,韦巨源为尚书左仆射,杨再思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壬子,及皇后幸太常寺。三月戊午,宗楚客为中书令, 萧至忠守侍中,太府卿韦嗣立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兼检校吏部侍郎 崔,守兵部侍郎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戊寅,礼部尚书韦温为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常少卿郑质乩舨渴汤伞⑼惺槊畔缕秸率隆N逶卤纾岽为荽淌罚纸菟韭怼A鹿锼龋字缂8樱院当苷睿跎牛防帧Zㄌ煜峦技H梢乔簟9锩钤偎嫁啊F咴卤剑魍回舒陡鸾怠P劣希砀救朔窃捣颉⒆臃庹J其子孙。癸亥,虑囚。庚辰,澧水溢。八月乙酉,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特进韦安石为侍中。壬辰,有星孛于紫宫。九月戊辰,吏部尚书苏环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一月乙丑,有事于南郊,以皇后为亚献,大赦,赐文武官阶、爵,入品者减考,免关内今岁赋,赐T三日。甲戌,豆卢钦望薨。十二月壬辰,前宋国公致仕唐休Z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甲午,如新丰温汤。甲辰,赦新丰,给复一年,赐从官勋一转。乙巳,至自新丰。
四年正月丙寅,及皇后微行以观灯,遂幸萧至忠第。丁卯,微行以观灯,幸韦安石、长宁公主第。己卯,如始平。二月壬午,赦咸阳、始平,给复一年。癸未,至自始平。庚戌,及后、妃、公主观三品以上拔河。三月,以河源九曲予吐蕃。庚申,雨木冰,井溢。五月辛酉,封嗣虢王邕为汴王。丁卯,杀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丁丑,剡县地震。六月,皇后及安乐公主、散骑常侍马秦客反。壬午,皇帝崩,年五十五,谥曰孝和皇帝天宝十三年,加谥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赞曰:昔都 孔子作《 春秋》而 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 司马迁、 班固皆作《 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
宋朝庐陵王
赵思正
赵希D,艺祖 赵匡胤九世孙也。
宋宁宗时,命赵希D为庄文太子 赵婧蟆4兔|,补右千牛卫将军,置教授于府。开禧二年,除忠州防御使。嘉定八年,更名赵思正。
景定元年十二月,少师、庐陵郡王赵思正薨,谥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