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显的个人简介
刘魁显,小名秋来,原籍河北省正定县白佛村(今石家庄市郊)。1892年生人,1953年逝世,终年62岁。他出身贫苦,因家贫无法维持生活,9岁就进旧戏班学徒,拜丝弦老艺人张洛秋(艺名斜眼红)为师,专攻武生兼架子花脸。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持之以恒,因而演技日增,青年时期在广大观众中享有一定的声望。他在丝弦传统剧目《八马岭》中扮演刘高,《打登州》中扮演秦琼,《杀熊虎》中扮演小关公等等,都有独到之处。人物简介
刘魁显,小名秋来,原籍河北省正定县白佛村(今石家庄市郊)。1892年生人,1953年逝世,终年62岁。他出身贫苦,因家贫无法维持生活,9岁就进旧戏班学徒,拜丝弦老艺人张洛秋(艺名斜眼红)为师,专攻武生兼架子花脸。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持之以恒,因而演技日增,青年时期在广大观众中享有一定的声望。他在丝弦传统剧目《八马岭》中扮演刘高,《打登州》中扮演秦琼,《杀熊虎》中扮演小关公等等,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西岐州》中扮演的架子花脸韩昌,仅勾画的脸谱,一出场就获得“满堂彩”,故有“活韩昌”之美称。三十来岁改演文武老生,撩帘即响,誉满冀中。他造诣深,戏路宽,生净兼能,文武双全,俊丑不挡,唱做俱佳。拿手戏有《打棍出箱》、《张良辞朝》、《调寇夜审》、《李渊劝军》、《智收岑彭》、《逼反徐州》、《崇祯自缢》、《海瑞搜宫》等。这些戏深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他扮相魁伟、嗓音宏亮、身段潇洒、表演朴实。在农村唱高台夜戏,二三华里外,仍丝丝入耳、字字清楚,观众称他为“铜嗓金喉”、“丝弦大王”。刘魁显先后任石家庄市人民代表、河北省文联委员、市文联委员、市戏曲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市丝弦剧团团长。因为他原籍是正定县人,所以观众又称他为“正定红”。
艺术生平
1937年,“正定红”刘魁显在整合丝弦演出资源的基础上和几位丝弦老艺人王振全(获鹿红)、奚德义(琴师)、卢保群(司鼓)等人创办创建了“玉顺班”,这只是一个季节性演出团体。刘魁显为了这个“班社”和丝弦剧种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是含辛茹苦,历尽艰难。有时唱一天戏连锅都揭不开,这个唯一的丝弦玉顺班时时有散伙的可能。为了保留住古老的丝弦剧种和解决穷弟兄们的吃饭问题,他含着眼泪,咬着牙把自己仅有的一亩半坟地当卖掉。
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北省农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丝弦艺人刘魁显等为谋生,变半农半艺的季节班为常年性班社,变季节性演出为经常性演出,同时“玉顺班”易名为“隆顺和剧社”。改包银制为按股分红,挤入石家庄(时称石门)演出,从此丝弦在城市有了常年演出的阵地。
刘魁显为了促进丝弦剧种的发展,使之能适应观众的需要,丰裕丝弦戏的上演剧目,特派人到邢台、邯郸、井陉等地请来了怀调老艺人郭玉申,西调老艺人谢天录,晋剧艺人张栋(艺名“一千红”)三位老师,给丝弦戏排演了一百多出卓越古代剧目,再加上丝弦原有的戏,再度丰富了丝弦剧目及表演艺术,可以连演两个月不重复,观众场场爆满。无论是什么好戏来到石门,都影响不了丝弦戏的上座率,因而丝弦戏的威望大振,东至衡水、西至阳泉、南至邯郸、北至保定,其时一提起石门和谐戏院的“老丝弦”,可以说是众所周知,大师皆知。此后这个土生土长的丝弦戏在石门稳住了阵脚。
为了成长民族艺术,刘魁显又组织排练了连台本戏。如:《封神演义》、《金镯玉环记》、《白袍征东》、《樊梨花征西》等。再加上增添了五彩灯光和构造背景,丝弦戏久演不衰。丝弦其他名演员纷纷加入了“丝弦玉顺班”,此中有何凤祥(赵州红)、左凤翔(丝弦名青衣)、李筱楼(勇猛武生)、田二皂(丝弦名旦)、邱盛旺(名老旦)等,丝弦戏的演员阵容越发强盛。
解放后,刘魁显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带头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他在《三打祝家庄》中扮演宋江,《阎王进京》中扮演李自成,《正气图》中扮演刘伯温,现代戏《血泪仇》巾扮演王仁厚,《城乡互助》中扮演潘老保,《斩草除根》中扮演农夫等,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戏剧专家马彦祥、崔嵬、张梦庚、任桂林、薛恩厚、赵奎英、杨成祥等人的一致好评。另外,在其它各项工作中他都起到了模范作用。兴办南小街学校时他率领剧社进行了三场义演,将全部收入交给了“兴建委员会”。
1949年,刘魁显当选石家庄市首届人大代表,同年又赴北京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受到毛主席、刘副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在抗美援朝中,他除了积极排演歌颂朝鲜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的剧本以外,还慷慨地出钱捐献支援前线。在慰问志愿军时,他特别严肃认真地参加演出,当时的军区司令员孙毅同志特别爱看他的戏,曾亲赠市丝弦剧团一面锦旗,上书“谁看谁迷”四个大字。这是对刘老表演艺术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全剧团的鼓励和鞭策。“丝弦史册从头阅,刘老可属第一人。”
刘魁显由于在旧社会受尽的折磨,再加上他的演出任务非常繁重,积劳成疾,不幸患食道癌,1953年农历11月19日病故。刘魁显在得病前期始终没有中断过演出和工作,有时候只喝半小碗牛奶,还仍坚持上演《白蛇传》中的法海。人们多次劝他休息治疗,他执意不肯,总是说:“趁我现在还能动,多演一场是一场,不然的话,对不起党和观众。”刘魁显为了丝弦事业表现出了坚强毅力和高度革命责任心,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生前一直担任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团长,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老团长”。 u200d
艺术特色
刘魁显有一条天赋的好嗓子,调门之高绝冠一时,能强能弱、高低自如。过去丝弦剧团经常在石家庄市西花园和平戏院席棚演出,根本没有扩音设备。可是当刘魁显老师晚上演出时,由于观众非常拥挤,有些买不上戏票的“丝弦迷”,坐在北后街房顶上喝着茶水听戏(相隔二三华里),照样清清楚楚、丝丝入耳。因此广大观众称赞他是“铜嗓金喉”、“丝弦大王”。内行们尊他是丝弦的一代宗师,“四红”(即:正定红、赵州红、获鹿红、平山红)之首。当时在石家庄市郊、矿区农民中曾流传过:“舍了喝酒吃肉,也要看刘魁显的u2018调寇u2019”、“丢了吃饭碗,也要看刘魁显”等顺口溜。由此可见丝弦艺术和农民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人民群众对这位杰出的丝弦表演艺术家的欢迎和热爱程度。 刘魁显的表演艺术造诣很深,演技娴熟,身段潇洒.亮象如塑,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粗犷中见细腻,规范中显灵活,善于从人物出发,巧妙地运用技艺,来表现人物的气质、风度和性格,塑造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比如:他在《打棍出箱》一剧中扮演范仲禹,在“闹府”一场戏里他的甩发功极为精湛,“左甩右转”、“前后兼顾”、“十字发”、“滚堂发”、“跪步带耍发”等,神形兼备,入情合理,不文不火,恰到好处。1948年戏剧评论家马彦祥先生在石家庄看了此戏后,非常高兴地称赞说:“刘魁显同志演的《打棍出箱》可以与京剧一代宗师谭鑫培先生媲美!”。他串演的丑角戏《打铁》、《石三管锄地》更是妙趣横生,幽默逗人。其中的“磨刀”、“锄地”等特技,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假中见真,精彩至极,令人拍手叫绝。他在唱腔上的成就和贡献更为突出。他的唱功过硬,以声带情,丹田气足,字清味浓,行腔圆润,真假贯通,刚柔相济,宏亮如钟,可以说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境界。刘魁显为了丰富和发展丝弦戏的唱腔和唱法,特意地把东路丝弦的曲牌、西河大鼓的腔韵、木板快书的板式与石家庄一带的中路丝弦巧妙地熔为一炉,唱出来更是腔调清新,悦耳动听,听后使人回味无穷。u200d
艺术贡献
刘魁显对丝弦事业所做的贡献,归纳起来大致有四: 一是把丝弦戏由农村发展到城市,进而在石家庄长期占住了脚,一直活跃在石家庄市的戏曲舞台上。1961年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到四省(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十市(邢台、安阳、新乡、郑州、洛阳、开封、商丘、徐州、济南、德州)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较高的评价; 二是在他主持下派专人到“怀调”、“西调”(又名大梆子)晋剧中请教师说戏,移植了200多个剧目,经过不断地加工修改,有的戏,如:《铡徐梦》、《赶女婿》、《白玉杯》、《八郎刺银宗》、《审老虎》等,一度曾成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看家戏”; 三是为丝弦剧种培养了一批接班人。像刘砚芳、王永春、张永甲、徐英芳、聂占元、李兰英、石连秀等人,帮不同程度地受过刘魁显的提携和教诲; 四是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与领导下,1948年创建了集体所有制的隆顺合丝弦剧社,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了阵容,充实了力量,为后来改建市丝弦剧团,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u200d